• 老骥伏枥的故事|意思

    老骥伏枥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06562

      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先后消灭董卓、黄巾军、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势力,控制北方领土。袁绍的儿子投奔北方的乌桓,53岁的曹操亲率大军彻底征服20万乌桓人,凯旋后作《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   ..

  • 箪食瓢饮的故事|意思

    箪食瓢饮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206556

      春秋时期,孔子在他的学生中最喜欢颜回,他十分尊敬孔子。孔子指出缺点马上就改正,孔子问他为什么不去谋个一官半职。颜回说只要学到老师的道德学问何必去做官。孔子赞叹颜回吃的是一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是一个大贤人。   【典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

  • 党同伐异的故事|意思

    党同伐异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306557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学的五经博士。到汉宣帝时由萧望之在黄家藏书楼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儒学讨论。讨论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作为同党去攻击那些观点不一致的人。   【典故】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

  • 东施效颦的故事|意思

    东施效颦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406558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身材苗条,唇红齿白,十分漂亮,由于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常用手捧心口皱眉头,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邻居丑女东施见了也学她那样做,人们见了,觉得东施更加丑陋难看。   【典故】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

  • 短小精悍的 故事|意思

    短小精悍的 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506559

      西汉时期,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写游侠讲义气,救人的急难,肯为朋友牺牲。游侠郭解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不喝酒,比较残忍,稍有不快就动手杀人,为朋友报仇不惜牺牲性命,还隐藏逃犯,干一些违法的事情。   【典故】解为人短小精悍。  《史记游侠列传》   成语意思   【解释】形容人身躯短小,精..

  • 无所适从的故事|意思

    无所适从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606560

      晋献公命令大夫士在浦池、屈地分别为晋公子重耳和夷吾修建城池。夷吾认为城池修得不好,就到晋献公那里告状。晋献公问士为什么不认真修。士说主太多让他无所适从。晋献公认为有道理,就逼太子申生自杀,并把重耳赶到狄国。   【出处】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左传僖公五年》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宋姚宽《..

  • 蹉跎岁月的故事|意思

    蹉跎岁月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706561

      唐朝时期,诗人李颀40岁中进士,任新乡县令,后官场不得志就辞官归隐,专门从事诗歌创作,朋友魏万去京城应试求取功名,他作赠别诗《送魏万之京》: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另岁月易蹉跎。   【出处】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晋阮籍《咏怀》诗   成语意思   【解释..

  • 罚不当罪的故事|意思

    罚不当罪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806553

      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作品《荀子》中强调刑罚必须严明,犯罪的应根据罪行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杀人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判刑,那就会纵容犯罪,扰乱社会,因为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犯罪行为不会停止。   【典故】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荀子正论》   ..

  • 冬日可爱的故事|意思

    冬日可爱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906527

      春秋时期,晋襄公死后,公子雍即位,太子夷皋是婴儿,他母亲就找大臣赵盾论理。赵盾担心秦国会出兵干预,结果还是引发两国战争。赵盾独断专行引起大夫贾季的不满。狄国侵犯鲁国,赵盾叫贾季去责问酆舒。酆舒说赵衰是冬日,赵盾是夏日。   【典故】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

  • 孤苦伶仃的故事|意思

    孤苦伶仃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006530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的祖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出处】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晋李密《陈情表》   成..

  • 多谋善断的故事|意思

    多谋善断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106513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出处】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西晋陆机《辨亡论》上   成语意思   【解..

  • 不知深浅的故事|意思

    不知深浅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206514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过平顶山时,遇到一小神仙假扮的樵夫,说前边的莲花洞里有两个魔法十分高强的妖魔等着吃唐僧肉。搞得孙悟空都只好不知深浅地去与妖魔会一会,结果孙悟空用计收服了这两个妖魔。   【出处】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成语意思   【解释】原..

  • 拔帜易帜的故事|意思

    拔帜易帜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306515

      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出处】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史记淮阴候..

  • 得陇望蜀的故事|意思

    得陇望蜀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406516

      刘秀当了皇帝后,西部巴蜀蜀王公孙述及陇西的隗嚣对东汉的威胁很大,光武帝建武八年,刘秀亲率大军讨伐隗嚣,隗嚣大败逃西域。刘秀命令大将实施他的得陇望蜀的计划,继而进攻巴蜀,势如破竹,消灭了蜀王,使巴蜀归汉。   【典故】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后汉书岑彭传》   ..

  • 拔宅上升的故事|意思

    拔宅上升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506517

      东晋时期,道教盛行,很多人找名师传道修炼,有人炼制丹药。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许真君也是道教追逐者,他在洪州西山服用丹药,然后让全家人都服药,于是全家42口人全部拔宅成仙而去。他本人被道教列为十二真君之一。   【出处】《太平广记》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

  • 当立之年的故事|意思

    当立之年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606518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出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   成语意思   ..

  • 道路以目的故事|意思

    道路以目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706519

      周厉王时期,由于他的残暴统治,民怨沸腾,有人当众指责周厉王,邵公对周厉王说民不堪命。周厉王大怒,派卫巫去监督那些说他坏话的人,发现有就立即杀头。后来百姓慑于暴政的威力,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只好用交换眼色来交谈。   【出处】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上》   成语意思   【解..

  • 呆若木鸡的故事|意思

    呆若木鸡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806520

      西周时期,纪渻子专门为宣王养斗鸡,宣王一再催问纪渻子养的斗鸡如何样了?40天过后,纪渻子养的斗鸡像一只木头做的,不惊不动,别的鸡见它都吓跑了,这只鸡天下无敌。   【出处】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达生》   成语意思   【解释..

  • 大巧若拙的故事|意思

    大巧若拙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906521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   【出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老子》第四十五章   成语意思   ..

  • 得其所哉的故事|意思

    得其所哉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2006522

      春秋时期,有人给郑国大夫子产送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子产舍不得杀了吃,就叫人把鱼放到池里去养。管池人偷偷把鱼煮吃了,然后告诉子产鱼开始不灵活,慢慢地游动,最后一溜烟游走了。子产高兴地说得其所哉,管池人心里偷着乐。   【典故】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