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薪救火的故事|意思

    抱薪救火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06569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吞并,魏国曾经多次受到秦国的进攻,每次均是割地求和。魏安王四年秦国打败魏、赵、韩三国联军,魏安王又想用割地求和这种抱薪救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不听苏代联六国抗秦的建议,终于被秦所灭。   【出处】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史记魏世家》   成..

  • 意气扬扬的 故事|意思

    意气扬扬的 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206570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乘车外出,他在车上温良谦恭,而他的车夫挥动鞭子策马而行,意气扬扬,甚为自得。车夫的妻子瞧见后回家劝车夫不要那样扬扬自得、仗势自侍。车夫第二天就立即更正自己的态度,晏婴认为他是可塑之才。   【典故】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   成语意思..

  • 置之度外的故事|意思

    置之度外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306572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建立政权,他搜罗人才,争取民心,先后把刘永、李宪、卢芳、彭宠、张步、董宪等势力给消灭掉,五郡大将军窦融归附他,只剩下西州大将军隗嚣和蜀中公孙述。他对他们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不能阻止他统一中国。   【典故】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

  • 一言为定的故事|意思

    一言为定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406574

      贾琏听从尤二姐的主张及尤三姐的意见,在外出公干的路上,遇到薛蟠与柳湘莲。贾琏极力向柳湘莲推荐尤三姐,薛蟠也主张亲上加亲。柳湘莲同意这门亲事,贾琏说要一言为定并要拿出定情礼物。柳湘莲把自己祖传的宝剑托贾琏带回。   【出处】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

  • 老态龙钟的故事|意思

    老态龙钟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506575

      宋朝时期,陆游年老时病魔缠身,不能清闲安静地渡过晚年生活。夜晚,天下起了大雨,听着这萧萧的暮雨声,感慨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作《听雨》诗: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纱橱笛覃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   【典故】交结渐时辈,龙钟似老翁。  唐李端《赠谢戴》   成语意思   【释义】龙钟..

  • 疯疯癫癫的故事|意思

    疯疯癫癫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606576

      贾琏经贾珍贾蓉父子的撮合,私自在外娶了贾珍的二姨妹尤二姐为二奶,过起了夫妻生活。有时贾琏不能自己去,就派家人去送东西。尤二姐向小童兴儿打听贾府宝玉的情况,兴儿说宝玉从不去上学,成天在家疯疯癫癫的与女孩子混在一起。   【出处】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清曹雪芹《红..

  • 改朝换代的故事|意思

    改朝换代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706577

      赵匡胤帮助周世宗打了很多胜仗,立了许多功劳,被周世宗封为殿前都点检。周世宗病故,8岁的梁王宗训当皇帝,北汉刘钧和辽兵联合入侵,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到了陈桥驿,亲信楚昭辅、苗训、赵匡义拥立他为皇帝,改国号宋。   【典故】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毛..

  • 自惭形秽的故事|意思

    自惭形秽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806578

      晋朝时期,骠骑将军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很有风度,学问也好,成为全城中心人物。王济的外甥卫玠前来投靠他。卫玠长得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王济见了觉得自惭形秽。大家与卫玠谈论玄理,卫玠说的头头是道,精深透彻。   【典故】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成语意思   ..

  • 抵掌而谈的故事|意思

    抵掌而谈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906545

      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行连横的主张遭到失败,就回家乡洛阳潜心研究兵法。一年后他到赵国去拜谒赵王,与赵王抵掌而谈,鼓吹他的合纵主张,赵王十分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商议六国合纵策略。   【出处】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战国策秦策一》   成语意思   【解..

  • 各自为政的故事|意思

    各自为政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006563

      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为主帅,统率宋军前去迎战。华元为鼓舞士气,杀羊犒劳将士,忙乱中忘了给他的马夫羊斟,羊斟怀恨在心,交战时说分羊肉你说了算驾车我说了算,就把华元和战车开往郑国军营投降。   【出处】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诗经小雅节南山》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

  • 低声下气的故事|意思

    低声下气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106571

      大观园内的快枯死的海棠反季节开花,预示将有大事发生。不久贾宝玉把从娘胎里衔出的通灵宝玉丢了,贾府上下都出动为宝玉找玉,宝玉因此大病一场,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元妃这时去世,让贾府上下雪上加霜,从此走下坡路。   【典故】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明..

  • 丢三落四的故事|意思

    丢三落四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206555

      柳湘莲救了薛蟠一命,两人结为兄弟,贾琏把尤三姐许配给柳湘莲。柳湘莲听说尤三姐与姐夫贾珍有染,要求退婚,尤三姐以死殉节,柳湘莲从此出家。薛蟠派人去找没找到,薛姨妈说只要有行动就行,以免做事丢三落四令人笑话。   【出处】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清曹雪芹《红..

  • 傅粉何郎的故事|意思

    傅粉何郎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306546

      三国时期,曹操的女婿何晏长得十分俊美,他经常涂脂抹粉。曹丕称帝后,想亲自检验一下何晏有多美,在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他请何晏在宫内喝酒,让他吃加辣的热鸡汤面。何晏一边吃,一边不停地擦汗。一碗面吃完,脸上的脂粉全部被擦干净了。   【典故】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南朝宋刘义庆《..

  • 飞蛾投火的故事|意思

    飞蛾投火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406548

      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出处】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梁书到溉传》   成语意思   【解释】象蛾子扑火..

  • 放荡不羁的 故事|意思

    放荡不羁的 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506549

      晋朝时期,王长文自幼刻苦好学,性格孤僻,放荡不羁,从不把州府的征召放在眼里。州里召他为别驾,他偷偷地出走。他闭门不出潜心写字,他著书四卷《通玄经》。晋武帝时四川天旱,官府开仓借粮,他借了很多无法偿还而惹官司。   【出处】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晋书王长文传》   ..

  • 釜底抽薪的故事|意思

    釜底抽薪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606550

      北朝东魏大将侯景起兵反叛朝廷被打败,就跑到南朝梁武帝萧衍那里求救,萧衍发兵给他,他进攻东魏失败。东魏魏收给萧衍写了《为侯景判移梁朝文》,劝萧衍对侯景这种人只能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萧衍不听,侯景后来又背叛梁朝。   【典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汉董卓《上何进书》   成语意思   ..

  • 二分明月的故事|意思

    二分明月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706551

      扬州自古就是有名的地方,在《禹贡》中就提到扬州是天下九州之一,后来各个朝代都有扬州这一设置。隋炀帝为了游览扬州,特地开凿运河。唐朝诗人徐凝在《忆扬州》诗中写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赞扬扬州的繁华。   【典故】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 东食西宿的故事|意思

    东食西宿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806552

      齐国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东西两家公子同时来求婚,东家公子很富有但相貌丑陋,西家公子是一个英俊的穷书生,姑娘的父母很为难,叫姑娘自己定夺,她说两个都愿意嫁,白天在东家吃饭,晚上去西家睡觉。   【典故】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便两..

  • 飞蛾赴火的故事|意思

    飞蛾赴火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906547

      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典故】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梁书到溉传》   成语意思   【释义】象蛾子扑火..

  • 风吹草动的故事|意思

    风吹草动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2006554

      春秋时期,楚平王十分昏庸荒淫,竟霸占自己的儿媳妇,太子老师伍奢认为不妥被抓起来,楚平王命他写信叫回外地的儿子伍尚与伍员(伍子胥)。伍尚回去后与父亲被杀,伍子胥历尽艰辛,昼伏夜出,十分小心风吹草动,终于逃到吴国。   【典故】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