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徙木为信的故事|意思

    徙木为信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07018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出处】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西汉司马迁..

  • 人中骐骥的故事|意思

    人中骐骥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207020

      南朝时期,徐勉自幼成了孤儿,家里也很穷,但他好学,六岁时就能写文章,成年后更加好学不知疲倦,在文学上少有成就。族人赞叹他说:这就是所谓的人中骐骥,必将日行千里。   【典故】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南史徐勉传》   成语意思   【解释】骐骥:良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 融融泄泄的故事|意思

    融融泄泄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307021

      春秋时期,郑武公死后由大儿子寤生继位成郑庄公,他听信母后的要求将京城封给弟弟共叔段。段仗着母后的宠信想起兵造反。郑庄公派兵镇压,他恨母后武姜说到黄泉才能相见,后悔话说得太绝,命人挖地道去见母后,两人心头都融融泄泄。   【出处】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孺子可教的故事|意思

    孺子可教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407022

      战国时期,韩国姬公子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改名张良。有一天他在圯水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的鞋掉到桥下,他主动拾起并替他穿上。老人家认为他是孺子可教,就送他《太公兵法》,他仔细钻研后成为刘邦的谋士。   【典故】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史记留侯世家》   成语意思 ..

  • 十面埋伏的故事|意思

    十面埋伏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507032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出处】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元无名氏《抱妆盒..

  • 鼠技虎名的故事|意思

    鼠技虎名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607035

      楚地人称老虎为老虫,姑苏人称老鼠为老虫。一个人在长州当官,因公去娄东去办事,夜宿驿站中,刚吹灯入睡,门外有声响,他问看门人是什么东西。看门人说是老虫,他吓得想逃跑。看门人说不必惊慌,只不过是区区老鼠而矣,鼠冒虎名真有威名。   【典故】夫至于挟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辈。  《雪涛小说》 ..

  • 让枣推梨的故事|意思

    让枣推梨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707017

      南北朝时期,王泰幼年时,祖母给他们分枣子和栗子,他不去参与争抢而是等他们拿完后自己再吃剩下的。汉朝时期的孔融4岁他与兄弟吃梨时,他从不挑大梨吃,而是把大梨让给大人们吃,家人都夸他很懂事。   【典故】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  《南史王泰传》《后汉书孔融传》年..

  • 斯斯文文的故事|意思

    斯斯文文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807033

      贾宝玉随凤姐、贾母等去宁国府做客,宝玉要见秦可卿的弟弟,秦可卿叫他不要着急,尤氏说秦钟斯斯文文,不象宝玉那样胡打海摔的。宝玉顾不了这么多就自己去找,家人带秦钟来客厅。宝玉一眼就喜欢上他,要他来伴读。   【典故】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清曹雪芹《..

  • 三纸无驴的成语故事|意思

    三纸无驴的成语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907023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开白纸,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忙说不急还没写到驴字。   【出处】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

  • 师出无名的故事|意思

    师出无名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007031

      楚汉相争时,刘邦趁项羽北上攻打齐王田荣时从陕西临晋渡过黄河收服了魏王豹,接着占领洛阳城,新城县董公建议他找一个兵出有名的理由,说项羽当年杀害义帝,举哀三天,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刘邦。刘邦一举攻下楚国的都城彭城。   【典故】君王计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礼记檀弓下》兵出无名,事..

  • 身轻言微的故事|意思

    身轻言微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107030

      东汉时期,浙江会稽上虞户曹孟尝发现一件冤案报告新任太守,太守为之平反昭雪,让孟尝的名声大增。后来孟尝当上了合浦太守,尚书杨乔发现他是人才,先后7次向皇帝推荐,汉桓帝因为他身轻言微而没有重视。孟尝就辞官归隐。   【出处】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南朝宋范晔《后汉..

  • 螳螂捕蛇的故事|意思

    螳螂捕蛇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207029

      古时张某在山崖边路过,见一条碗口粗的大蛇在树丛中摆来摆去,尾巴把树枝都打断了,他仔细观察,一只小螳螂爬在巨蛇的头顶上,用一对刺刀般锋利的前腿抓着蛇的脑袋不放,任凭大蛇折腾也不松开,后来大蛇居然死去。   【典故】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

  • 蛇珠雀环的故事|意思

    蛇珠雀环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307027

      传说隋侯外出时,看见一条大蛇受伤从中间断开,他给蛇上药救了蛇一命。第二年大蛇衔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杨宝幼年时,看见一只黄雀被猫头鹰击伤,杨宝将黄雀带回家疗伤,伤好后就飞走了。第二天有一个黄衣童子拿四枚白玉环来报答他。   【典故】小人之说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

  • 蛇影杯弓的故事|意思

    蛇影杯弓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407026

      传说古代有个人叫杜宣,一次在人家中饮酒,见杯中好像有一条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始终不见好。朋友询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把那天的情形说了一遍。朋友笑着告诉他那是墙上的箭影而已,他也大笑一声,病不治而愈。   【出处】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汉应劭《风俗通义世..

  • 杀敌致果的故事|意思

    杀敌致果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507025

      春秋时期,郑国听从楚王的命令派公子归率军攻打宋国,宋国军队惨败,主将华元成为俘虏。交战中宋军士兵狂狡作战勇敢,心地善良。他营救郑军士卒却被沦为俘虏。宋国人评论狂狡自食恶果,打仗本来要杀敌致果的,不能讲仁慈。   【出处】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左传宣公二年》   成语意思   【解释】..

  • 死灰复然的故事|意思

    死灰复然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607024

      西汉景帝时,梁孝王刘武的手下中大夫韩安国因犯事被关在蒙地监狱,狱卒田甲经常欺辱他,韩安国说:死灰独不复燃耶?,田甲说撒泡尿浇灭它。不久韩安国被释放并做了更大的官,田甲便光着身子向韩安国求饶,韩安国并没报复他。   【典故】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

  • 扇枕温席的故事|意思

    扇枕温席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707028

      黄香是古代有名孝子,他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出处】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

  • 蜀得其龙的故事|意思

    蜀得其龙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807034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三个杰出人物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诸葛瑾任吴国大将军,诸葛亮辅佐刘备建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抗衡,诸葛诞任魏国扬州刺史。史书上评价为蜀国得到一条龙,吴国得到一只虎,魏国只得到一条狗。   【出处】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

  • 续凫断鹤的故事|意思

    续凫断鹤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1907009

      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   【典故】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

  • 杀一警百的故事|意思

    杀一警百的故事|意思

    文史百科 02-16
    2006861

      西汉时期,河东太守田延年巡视霍光的家乡平阳发现市场吏尹翁归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奏请皇上任命他为东海太守。东海郡是一个土豪称霸、强盗横行的地方,尹翁归决定采取杀一警百,处决豪强许仲孙,于是没人敢犯法了,东海变得安定起来。   【典故】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郭沫若《孔雀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