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翰林学士韦绶的儿子韦温在父亲死后出来做官,但他始终牢记父亲的遗训不能当翰林学士。唐文宗非常赏识韦温的才干,决定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但韦温拒不接受。唐文宗声色俱厉去问他为什么,他只好承认是父命难违。 【出处】(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公元385年,后燕、后秦进攻前秦,活捉前秦王苻坚。幽州刺史王永拥立苻坚的儿子苻丕为皇帝,苻丕登基后发布通告称:皇上被害,长安沦陷,国家凋败,生灵涂炭,全民联合起来准备作战。由于后秦势力强大,394年后秦灭掉前秦。 【出处】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晋书苻丕载记..
东汉末年,曹操进攻刘备,在斜谷界口驻扎,陷于进退两难境地,部将夏侯淳询问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杨修认为是曹操退兵的意思,叫士兵打点行装,曹操借口杀了杨修。后见到骨瘦如柴的杨修父亲杨彪,问为何?杨彪说有舐犊之爱。 【出处】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成语意思..
公元前547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穿封戍和公子合围郑国大夫皇颉,穿封戍俘获了他。在战后,公子围争功,穿封戍不服,请太宰伯州犁裁决。伯州犁有意把手抬高对皇颉介绍公子围,把手降低介绍穿封戍。皇颉会意说是公子围俘获他的。 【典故】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
晋康帝时建武将军殷浩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他率军北伐攻打后秦姚襄失败而归,被流放到信安,他的外甥韩康伯一直跟随他,他每天教外甥用兵之道。韩康伯自以为学到了精华,经常对外夸夸其谈,殷浩说:康伯连我的牙慧都没有捡到。 【出处】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成..
传说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华夏领袖。一次他去南方省份巡视,与随从坐船到江心,突然一条黄龙把船托到半空,船上的人顿时五色无主。大禹则大笑道: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黄龙见吓不到大禹,于是就仓皇而逃。 【出处】生:寄也;死:归也。 《淮南子精神训》 成语意..
传说唐朝时期,宰相裴度年少时游览香山寺,捡到一个妇人遗失的三条宝带,尽管他很喜欢,但是他不据为己有,而是在原地等待失主的到来,原来是这个妇人借来为她父亲脱罪用的。裴度毫不犹豫地还给他。 【出处】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
战国时期,子列子去齐国,到中途就折返,遇到伯昏瞀人。伯昏瞀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返回了?子列子说他受惊了。伯昏瞀人问为什么受惊,子列子说他到一个地方十家酒店有五家争相宴请他,只好返回了。 【出处】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
三个四川药商卖药,一个专门微利卖好药,一个诚信卖好药与劣药,坚持价格分开,一个专门以低价卖劣药,而且经常多送一些。一年下来,专门卖劣药的商人大发,门槛都被人挤破,而专卖好药的商人则门前冷清,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典故】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 《郁离子》 成语意思 【..
东汉时期,汝南安成人蔡顺以孝闻名天下,他从小失去父亲,靠母亲扶养他成人。一次他外出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找他,蔡母左等右盼不见他回来,就咬自己的手指头,蔡顺心有所感,立即丢掉柴禾跑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 【典故】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
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典故】诸葛亮舌战群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 成语意思 【释..
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 【出处】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成语意思 ..
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亲率精兵攻打袁绍的粮仓乌巢,袁绍不听大将张郃的援粮仓守军的建议,采用谋士郭图的取曹大本营的建议,结果兵败,郭图借机诬陷张郃对袁绍出言不逊,造成张郃投奔曹操,助曹统一北方。 【典故】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成语意思 【释义】逊:谦让,有..
东汉凉州刺史梁鸿的属官苏正和不畏强权,依法查办武威太守。梁鸿担心会牵连朝廷高官,想杀了苏正和灭口,就找好友盖勋商量对策。虽然盖勋和苏正和是死对头,但他还是认为不能趁别人危难时候去害别人,这是不仁的表现。 【典故】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 ..
古代一渔夫到河边捕鱼,他把竹器筌投进水里,全神贯注观看浮标,终于一条红鲢鱼上筌了。他十分高兴取下鱼把筌抛在一边,快步回家吹嘘自己的功劳。妻子说这是筌的功劳,问他筌到哪里去了,渔夫这才想起忘记带筌回家了。 【出处】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庄子外物》 成语意思 【解释】筌..
春秋时期,越国倾国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乡溪边浣纱时,溪中游动的鱼儿见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汉元帝时绝色美女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给匈奴王时,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她的美丽,忘了飞行跌落到树林里。 【典故】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认为这对魏国有利,魏国相国子顺可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秦国势力强大,侵略成性,魏国不能像房梁下的燕雀那样过着安逸的生活,因为房屋发生了火灾,燕雀就没有栖身之处了。 【典故】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
从前精通射箭的更赢和魏王谈论箭术,刚好一只大雁由东向西飞过,更赢拉弓便射,可惜虚发一箭,谁知大雁应声落地。魏王不解,更赢说:这只受伤的大雁离了群,飞得低,听到弓弦响,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一用力伤口破裂而掉地。 【典故】《战国策楚策四》;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晋书苻生载记》 成语意..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写《九歌》热情讴歌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祭祀他们,歌颂他们的忠毅。诗文内容为: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光。 【出处】车错毂兮短兵接。 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 成语意思 【解释】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
战国时期,齐国雄辩家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不用手递受物品是礼,那么嫂子掉进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礼吗?孟子认为是礼。淳于髡又说天下的人都掉进水里,你为什么不去救?孟子回答说应该用道去救,而不是用手去救。 【出处】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神情民?孟子曰:礼也。 《孟子离娄上》 成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