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张忠喜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张忠喜

    战史风云 02-16
    105866

      张忠喜,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副军长,1941年1月29日在黑龙江省五常县作战牺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五常地区爱国军民组成数万人的抗日武装,进行抗日斗争。9月底,东北军第26旅第34团士兵汪亚臣,带领数名有爱国思想的士兵携枪到五常县东南部山区进行抗日活动。1932年冬,这支队伍发..

  •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左子元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左子元

    战史风云 02-16
    205851

      左子元(19061937),出生于宽甸县步达远乡, 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11独立师师长。1937年在与日军作战中身负重伤,毅然跳崖以身殉国,终年31岁。   人物生平   左子元早年曾投身东北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脱离原部队与其兄一道举旗抗日,活动在吉林省柳河一带。1932年4月,..

  • 平型关大捷无俘获一个日军,林彪看到战果久久不语

    平型关大捷无俘获一个日军,林彪看到战果久久不语

    战史风云 02-16
    305862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天津相继失守,日寇疯狂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为防止日军在下一步直取华北,开始着手部署太原会战。   9月22日,日军开始向平型关、团城口一带主要阵地发动进攻,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日军21旅团团长三浦敏事,急电师团长坂垣..

  •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赵敬夫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赵敬夫

    战史风云 02-16
    405855

      赵敬夫,原名叫白长岭,1916年出生,黑龙江桦川县悦来镇一个小商人家里。1930年,他考入桦川中学,校址佳木斯。在学校,他结识了地下党员唐瑶圊和进步教师张耕野。   1935年,在党组织的培养下,经张耕野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了党支部宣传委员,从此开始他的革命生涯。这年夏天..

  •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陶净非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陶净非

    战史风云 02-16
    505856

      陶净非,原名陈世有,又名陈明亚,1912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吉林省德惠县大房身镇高台子村。兄妹7人,他排行第五。因自幼聪明好学,深得父亲喜爱。虽然家境贫寒,但全家人也尽力供他读书。读过小学之后,1931年陶净非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市第一中学。   人物生平   1931年,就学..

  •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贺成久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贺成久

    战史风云 02-16
    605857

      贺成久,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委员,1938年5月在黑龙江省勃力县作战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抗联第八军前身是桦南县(原依兰)土龙山农民反日寇没收土地大暴动中产生的抗日队伍。在这次大暴动中打死了日本指挥官饭冢大佐。后因暴动的人数较少,在抗联第三军、第五军的帮助下,成立了抗联第八军,..

  •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金 根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金 根

    战史风云 02-16
    705858

      金根,原名金光珍,别名金弦,朝鲜族,1903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庆兴郡雄基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1908年,金根随同全家移居到中国吉林省和龙县光照屯。   人物生平   1910年,金根入光齐谷小学读书。1916年考入延吉中学,1917年肄业。1918年考入吉林工业学校。毕业后,他又考入..

  • 平型关大捷日本官方承认全军覆没

    平型关大捷日本官方承认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 02-16
    805859

      被击毙日军最高指挥官的军衔   日军在平型关战死的最高军官是中佐,而且一下死了两个:第二十旅团的新庄淳中佐和第二十一联队的桥本顺正中佐。中佐就是中校,在日军中指挥一个大队的军官军衔只是少佐(少校),中佐属于中高级军官。   这两个人的身份很有意思。首先是桥本顺正的参谋身份,参谋在中国人眼里..

  • 平型关战役的故事

    平型关战役的故事

    战史风云 02-16
    905860

      1937 年7 月7 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芦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 为名,突然向中国当地29 军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下,奋起抗击。芦沟桥事变   (也叫七七事变)的枪声,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1937 年8 月13 日,日寇为了实现其3 个月内灭..

  • 解析平型关大捷是谁指挥的

    解析平型关大捷是谁指挥的

    战史风云 02-16
    1005861

      在平型关大捷之前的一些战役中,中国军队并没有取得什么有益的成果,这样一来不免造成士兵们情绪低落,而且非常的没信心,这时候谣言中传说日军是不可能失败的反而更容易让大家相信了。在这样前提下平型关大捷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次胜利是来之不易的。知道平型关大捷的人很多,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平型关大捷是谁..

  • 包头绥西五原三战役及其在抗战中的地位与影响

    包头绥西五原三战役及其在抗战中的地位与影响

    战史风云 02-16
    1105819

      一、绥西三战役发动时的格局   国际局势:1939年9月初,德军侵入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宣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保持所谓中立,暗中则伙同英国搞东方慕尼黑(日本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怒,而美国和英国政府却对日本采取姑息、怂恿的绥靖政策,妄图..

  • 绥远抗战与援绥抗战

    绥远抗战与援绥抗战

    战史风云 02-16
    1205814

      1936年1月,日本侵略者加紧了对绥远地区的侵略步伐。5月12日,在日本侵略者的操纵下,成立了以德王为首的傀儡政权蒙古军政府,组成了2个军8个师近万人的伪蒙古军,另外还以汉奸王英的土匪武装为基础成立了大汉义军,还有以王道一为总司令的西北防共自治军,加紧备战。8月14日,毛泽东致信绥远省主席傅作..

  • 绥远抗战的主力部队35军

    绥远抗战的主力部队35军

    战史风云 02-16
    1305815

      由于阎锡山在中原大战败于蒋介石,他的晋绥军被迫接受时任陆海空军副司令兼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的改编。傅作义指挥的第10军于1931年1月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7军,半年后(6月17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35军,傅作义也随之成为35军的第一任军长,防地则由山西移至绥远。当时的晋绥军,一共只有四个军,..

  • 绥远抗战:35军共毙敌日伪军近万人

    绥远抗战:35军共毙敌日伪军近万人

    战史风云 02-16
    1405816

      绥远抗战从1936年11月15日开始,到12月19日结束。整个抗战又分为红格尔图战斗、百灵庙战斗和锡拉木楞庙战斗。其中尤以百灵庙战斗影响最大,因而人们通常把绥远抗战称作百灵庙战役或百灵庙大捷。   红格尔图战斗   1936年11月13日,王英所部伪军兵分两路从商都分向兴和、红格尔图进攻。..

  • 绥远抗战 举国上下团结抗战的预演

    绥远抗战 举国上下团结抗战的预演

    战史风云 02-16
    1505817

      现在中国历史教科书已经根据史实,将8年抗战改为14年,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局部抗战主要由三场战役组成,那就是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   而真正算得上全面抗战预演的就是绥远抗战,虽然是一场局部的对阵日伪军的抗战,但是举国上下都为之团结一心。   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前线..

  • 傅作义部在绥远大胜伪蒙疆军队

    傅作义部在绥远大胜伪蒙疆军队

    战史风云 02-16
    1605818

      绥远抗战又称为百灵庙战役,是1936年在国民政府蒋介石的推动支持下,中国绥远地方当局傅作义部与日本支持的德王等蒙古分裂分子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以中国晋绥军、中央军全胜而告终,这次胜利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1月至12月,在绥远抗战中,中国军队..

  • “七七”前夕在平津,中国军队用多少兵力对抗7万多日伪军

    “七七”前夕在平津,中国军队用多少兵力对抗7万多日伪军

    战史风云 02-16
    1705831

      第二十九军原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国民军)部队。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后,1931年1月西北军余部经张学良整编,编为一个军,番号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由西北军五虎将之一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辖两个师。同年6月又按全国统一番号改称第二十九军,部队增加1个师的编制。1933年长城抗..

  • 卢沟桥事变,拉开全民族抗战序幕

    卢沟桥事变,拉开全民族抗战序幕

    战史风云 02-16
    1805836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

  •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常有均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常有均

    战史风云 02-16
    1905849

      常有均,辽宁岫岩县人。1918年,随父兄流浪到珠河县富国村,1930年,又随兄长搬到乌吉密南沟三股流。1933 年秋,三股流地区建立珠河反日游击队,常有均积极参加抗日工作。1935 年1 月,哈东支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常有均在三军三团当战士,随队屡建战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

  •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李振远

    东北抗联牺牲将领:李振远

    战史风云 02-16
    2005848

      李振远(19142000),山东省寿光县人,中共隐蔽战线优秀的基层领导者和组织者。1914年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少年时期为生活所迫出走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组织抗日武装与日寇英勇作战。1937年奔赴延安,在短暂学习后进入中共中央社会部,先后在兰州、平津、东北、上海等地从事地下情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