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日本官方承认全军覆没
被击毙日军最高指挥官的军衔
日军在平型关战死的最高军官是中佐,而且一下死了两个:第二十旅团的新庄淳中佐和第二十一联队的桥本顺正中佐。中佐就是中校,在日军中指挥一个大队的军官军衔只是少佐(少校),中佐属于中高级军官。
这两个人的身份很有意思。首先是桥本顺正的“参谋”身份,参谋在中国人眼里属于可有可无的次要幕僚,有“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的说法。但在日军中,“参谋”是非常重要的职务,指挥主官不在的时候,常常要负责指挥整个部队的作战行动,军中地位极高。实际上,日军师团的参谋长,也不过是大佐军衔,只比“参谋”高一级。参谋这种职务,通常是日军培养高级指挥官时给予有前途军官的过渡。
这个桥本正顺如果不是被打死在平型关,很可能是日军中的一颗明日之星。桥本是日本陆大毕业生,1933年到1936年间长期担任“朝鲜军北方特务机关本部”(地点在珲春)的副机关长,军衔少佐,其顶头上司是关东军中著名的老牌殖民专家和野心家河野悦次郎大佐。这个特务机关是镇压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组织,桥本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正因桥本在这个任上“功勋卓著”,才被调入第五师团担任师团参谋,也因此,他的军衔为情报中佐。在遭到伏击时,桥本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军事素养相当出色,所以此战之后,对桥本的死多有惋惜之词—桥本最后的风头,比同时战死的新庄淳中佐高多了。
其实新庄也是个很值得注意的人物,至少在被包围后,新庄所部的抵抗远远超过桥本部队,八路军的损失,推算起来大半是由这支日军造成的— 这不奇怪,桥本手下多为辎重兵,训练不足,新庄的部下则堪称精锐,数量也远远超过桥本的部队。
新庄淳的军衔似乎比他的职务要高。新庄淳的职务是新庄自动车队指挥官。这个自动车队(即第六兵站汽车队)包括两个机械化中队,按照建制来说,是一个简编的大队级单位,按说其指挥官应该是少佐级别,然而,新庄却是中佐。原因何在?这是因为新庄部队并不是普通的后勤部队。
日本陆军在全面抗战爆发之时,最多只能算是半机械化部队—部队的主力还是传统步兵,只是在机动作战时,由专门的汽车部队进行运输,达到快速行进的目的。“新庄自动车队”就是为平型关日军提供这种机动能力的部队。事实上,在平型关作战的日军主力三大队(第十一联队尾家大队、第二十一联队平岩大队和第四十二联队折田大队),正是新庄部队于1937年9月22日从灵丘送到平型关前线的。从现代军事角度来看,新庄部队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摩托化部队”。当时日军的机械化程度和西方列强没办法比较,所以新庄自动车队很金贵,“自动车部队”在日军中的地位也因此高于普通步兵部队。出于兵种优势,才会任命新庄淳这样的中佐指挥此部队。
所以,林彪在平型关这一战,第一,打掉了日军的辎重队,端掉了平型关日军的饭锅;第二,打掉了日军的摩托化部队,打断了平型关日军的腿。这一击,实实在在地打在了日军的软肋上。
参战日军人数
第二十一联队的辎重部队到底有多少人?最初研究平型关之战时,我认为这支日军辎重部队(包括担任警卫的高桥义夫骑兵小队)共计250-260人,再加上桥本中佐乘坐的一辆运兵“巴士”上的随员——也就10人左右。但无意间发现的一张照片改变了我的看法。
照片本身并无特别,但书中对于此照片的一段说明引起了我的注意 —“昭和十二年九月,粟饭原部队大行李从灵邱出发,满目沧桑的北支大行山脉(应为太行,笔者注),艰难的行军,同期小仓中尉也在其中,于是留影纪念,不料却成永别。”
我快速查找了日军在灵丘的作战资料,发现所谓“粟饭原部队”正是日军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的别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