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昊宸:铭记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强领导者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共同的事业,是当时中国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的中心任务。唯有结成广泛而巩固的统一战线,才能最大程度地团结、动员和凝聚国内所有抗日力量,驱除敌寇,保家卫国。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蒋建农表示,中国共产党率先倡导并坚定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他说,由于各方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他们在抗战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实行什么样的抗战路线和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等问题上,都存在着严重分歧。特别是在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迅速加剧,反共磨擦事件频繁发生,直至出现“皖南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次面临破裂的危险。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统一战线之初,就注重掌握好统一战线领导权。毛泽东提出实现无产阶级政治领导任务的四条具体原则。随后,又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等原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策略,成功地遏制住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从而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破裂,使得国共两党绝大部分军队一直投入在抗日战场上。这从根本上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而战。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李佑新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和执行统一战线政策时,非常注重调动群众抗日热情,是名副其实的凝聚抗日救亡力量的民族之魂。
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基本遵循
抗战初期,中国国内广泛存在悲观失望的“亡国论”和轻敌急躁的“速胜论”两种错误倾向。全国军民急需高屋建瓴、精辟透彻的战略战术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主张应运而生,为抗战指明了夺取胜利的道路。蒋建农表示,中国共产党阐述的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军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基本遵循。
蒋建农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全面考察中日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战争性质及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持久战战略。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指引下蓬勃开展的抗日游击战争,是完美演绎持久战总战略的核心和关键,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抗日战争条件下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新实践和新发展。抗日战争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阐述并推动全国军民力行的持久战战略,是指引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战略方针。
李佑新表示,持久战的军事战略与全面抗战的政治路线是相互依存的。中国共产党率先以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论证,指明了抗日战争的道路、前途和命运,阐明了全面抗战这一正确的政治路线。历史表明,全面抗战路线才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关键。
历史功绩不容抹杀与贬低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不仅做到了政治上海纳百川,战略上高瞻远瞩,在抗日战场上同样战果辉煌,以实际行动和赫赫战功,向全民族、全世界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与担当。蒋建农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抗日战争的不同阶段成为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生力军、主力和决定性力量。特别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在极其广阔的地域开辟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战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