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7 月7 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芦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 为名,突然向中国当地29 军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下,奋起抗击。“芦沟桥事变”

  (也叫“七七”事变)的枪声,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1937 年8 月13 日,日寇为了实现其3 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罪恶目的,纠集总兵力约30 万人,加紧进攻上海。于此同时,日寇在侵占我北平、天津和几乎整个华北地区后,又调集4 个精锐的师团 及两个混成旅团 ,分兵数路直逼山西太原。

  中华民族到了危急的关头!

  根据国共两党 达成的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又改称第18 集团 军。八路军抗日健儿在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挥下,从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出发,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领导人 民群众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1937 年9 月下旬,八路军115 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到达山西省忻口东北的繁峙、灵丘一带。共产党 毛主席领导的队伍开赴前线的消息传来,当地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部队到达的当天就有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打鬼子。一些从北平、天津等地流亡来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也辗转前来投奔八路军。

  这时候,日军的几个师团 正向太原进逼。为了保卫太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急调了10 多万部队,由卫立煌将军为前敌总指挥,在太原城周围布防。

  八路军115 师指挥部里,电话铃声不断。师首长们伏在军用地图旁,正在研究作战方案。聂荣臻副师长用红蓝铅笔指着地图说:“根据可靠情报,华北的国民党 军队不战而逃,潮水一样向山西溃退。日军第5 师团 第21 旅团 , 将于25 日经过平型关向南进犯..”林彪用红铅笔在乎型关划了个圆弧:“平型关是内长城线上一个重要关口,也是太原北面的重要屏障。你们看,关内有一条长约13 公里的地段,沟深道窄,甚为险要,两侧的高地便于我军隐蔽..”聂荣臻紧握拳头说:“对,这里是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日军骄横不可一世,疏于戒备,我们出其不意狼揍它一顿,让它尝尝八赂军的厉害!”

  9 月24 日夜间,我115 师将士们按照师首长的命令,冒着滂沱大雨进入了埋伏阵地。晋北的秋夜,风狂雨骤,寒气袭人,将士们的军衣被湿透了,却用身子护着武器不让它受淋。“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寇在中华大地上横冲直闯,烧杀婬掠,无恶不作。全体指战员的心头,早已燃烧着复仇的炽热火焰。

  25 日拂晓,雨住风停,山谷那头传来轰隆降的马达声。我军指挥员举起望远镜,只见运载日军的长长车队,像一条毒蛇一样爬了过来。雨后的山间公路,泥泞难行,挑着膏药旗的车队开开停停。卡车上的鬼子睡眼惺松,抱着槍,耷拉着脑袋东倒西歪。渐渐地,“毒蛇”的昆巴开进了山谷。

  三颗红色信号弹升向天空。“打!”指挥员一声令下,埋伏在山头上的八路军从山谷两侧全线开了火。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向日军车队飞去。许多敌人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就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上了西天。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八路军战士像猛虎一样从山上冲入敌群,把长蛇般的车队切成几段,斩头断尾,拦腰猛揍!

  这股日军毕竟是用法西斯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特别凶残。

  敌人哇哇叫着,疯狂反扑。我八路军健儿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槍声、杀声和刺刀、军刀的碰撞声响彻山谷,地动山摇!这是血与血的搏斗,这是肉与肉的拼杀,这是中华儿女与日本法西斯所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