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中国志士
用来装日本侵华材料的蓝色布兜,上面用丝线绣有“TRUTH”字样。资料图片
编者按:“九君子”是中国十四年抗战初期战斗在辽沈地区的进步知识分子群体,也是较早站在国际联合反法西斯斗争前线的青年才俊。“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有成效地以国际法规则和人类和平理念面向国际社会揭露和抵制日本侵略,在中国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谱写了重要篇章。本版今天刊登整版相关文章,回顾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参与下,“九君子”冒死搜集日军侵华罪证推动国际社会仲裁“九一八”事变的爱国壮举,展现其放眼天下的国际视野和舍生忘死的民族大义。
被誉为“九君子”的九位志士包括盛京医科大学教授刘仲明(新中国结核病学奠基人)、毕天民(公共卫生学奠基人)、于光元(皮肤病学科奠基人)、张查理(新中国最早实施神经外科手术的专家)、李宝实(耳鼻喉科泰斗)、巩天民(具有“南荣〈荣毅仁〉北巩”之称的金融界精英)、邵信普(营口银行经理)、张韵泠(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刘仲宜(沈阳同仁医院创始者、院长)。“九君子”活跃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辽沈大地,皆属各自领域的精英。
冒死搜集日军侵华罪证
“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面临空前的国难,坚持守土抗战的“九君子”充分利用国联调查的有利时机,针对国联调查对实证的需要,冒死搜集了大量日伪当局原始的文件、公告、信函等,编辑成名为TRUTH的铁证,后经国际友人冒险辗转递交给国联调查团,系统地揭露日本侵华罪行,证明“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有预谋的侵略行为,“满洲国”是日本一手炮制的伪政权,推动了国际社会共同抵制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总体上,“九君子”的救国理念、方式方法、预期目标和后续影响均体现了国际化特色。
第一,“九君子”利用国联调查这一契机展开反法西斯斗争。他们完成的TRUTH是系统、完整地记录日本侵华的图文实录,是一份最为鲜活的揭露日军侵略和日伪暴行的证据汇编,他们把日本侵略行径置于相关国际法框架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日本在国际社会众目睽睽之下无从抵赖。第二,“九君子”充分发挥国际友人的作用,按照国际仲裁规范递交TRUTH。在雍维林院长、倪斐德博士、谭文纶教授的鼎力协助下,TRUTH得以成为国联仲裁过程中不可多得的法理性依据。中英人士的联合体现了国际力量共同捍卫人类正义的努力。第三,1933年2月24日,出席国联特别大会的44个国家在仅有日本1票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基于《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裁决案,这是一场空前的国际表决,是真正意义的国际联合制裁。第四,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曝光于全世界,爱好正义与和平的国际力量更加警觉,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奠定了道义和舆论基础。第五,“九君子”展开国联外交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国际的和平与世界秩序的稳定,为了正义和公理”,这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大视野和大格局,他们把“得道多助”的中国智慧运用于人类和平事业的维护。
心怀家国 放眼世界
“九君子”能够适时构建国际化反法西斯战线,与他们所受的教育及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他们虽生逢乱世,但在青少年时期普遍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大多出生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日俄战争年代。在青年时代,他们又先后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战乱和动荡都没有阻碍他们接受教育的步伐。巩天民从小“熟读背诵四书五经,学习孔孟之道”,刘仲明也在早期教育中就培养起“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意识及“和为贵”的文化理念。人类对于和平的追求是无国界的,“九君子”通过国联外交把“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向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