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是谁?徐树铮简介 徐树铮收复外蒙的故事
徐树铮简介
徐树铮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是北洋军阀中皖系的名将之一。因为徐树铮除了有政治手段之外,也有非常好的文采,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也有《建国铨真》、《兜香阁诗集》等,被孙中山称为是当代班超。

徐树铮
1901年因上书山东巡抚袁世凯,得到段祺瑞的赏识,进入段祺瑞的幕僚做了书记官。1905年留学日本,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依旧在段祺瑞手下工作。1912年任北京政府陆军部军事处长等职。
1916年袁死后,段祺瑞执政,旋任徐树铮国务院秘书长。1917年府院之争时,徐树铮代表段祺瑞到徐州,怂恿张勋北上“调停”,复辟清室。后又随段驱逐张勋,任段政府陆军部次长,力主进攻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竭力推行“武力统一”政策。1918年直皖矛盾激化时,往奉天勾结张作霖,取得奉系贷款,任关内奉军副司令。
1920年直皖战争中,徐树铮被任命为皖系总参谋长。皖系战败,被北京政府指为“十大祸首”之最,下令褫夺其一切名号和职位,还遭到了通缉,之后在日本人保护下逃往上海的日本租界。1922年徐树铮代表段祺瑞入桂,策划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的合作,成为了反直系“三角联盟”。
1924徐树铮参加江浙战争,任浙沪联军总司令,战败之后逃到了欧洲。次年段祺瑞任北京政府临时执政后,委任他为特派员,到欧美与日本超差。12月30日由京赴沪时,在廊坊东站被冯玉祥部枪杀。
徐树铮收复外蒙的故事
徐树铮收复外蒙是怎样的一件事情呢?俄国的“十月革命”之后,中国人民不但得到了马列主义,而且还看到了“自治”的外蒙能够有机会重归中国的版图。当时,中国早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徐树铮被段祺瑞任命为参战处参谋长兼西北国防筹备处处长。徐树铮从日本借来了钱和武器,开始操练兵马,组织武装部队。

徐树铮
1919年,德国战败,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这个时候徐树铮已经在为彻底解决外蒙问题作准备了。因为俄国发生“十月革命”而全境赤化,以哲布曾丹巴为首的外蒙王公贵族失去了靠山,又害怕俄国的赤化运动波及蒙古,因此决定回归中华祖国以维护自身利益。于是,当时的都护使陈毅总督与外蒙王公经过长时间且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了《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三条》,但立即遭到了外蒙“议会”的否决。于是北洋镇府意识到了加速解决蒙古问题的重要性。
1919年10月,徐树铮率领一旅军队,向库伦进发。徐树铮一到库伦,立即让陈毅回内地,也否定了他的所拟定的条约。他把外蒙古伪政权的“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还有其他王公及哲布曾丹巴活佛都软禁了起来。
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国总统,呈请取消“自治”,废除中俄“蒙”一切条约、协定。完成了对外蒙古的统一,这就是徐树铮收复外蒙,这也是徐树铮一项伟大而短暂的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