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三国里被误解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其实个人觉得,在《三国》中被误解得最深的应该是蜀汉后主“阿斗”的刘禅,在影视剧中,在很多后世文书中,阿斗都被塑造成又胖又傻的弱智形象,讽刺他的名言名词如:“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都将刘禅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为、愚昧忘本的人物。人说虎父无犬子,刘禅作为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真的有那么差劲吗?其实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刘禅实在是做了冤大头,被误解得老惨,首先我们来分析看看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又是怎么来的?

刘禅.jpg

网络配图

  扶不起的阿斗 真的是扶不起吗?

  扶不起的阿斗是说:阿斗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最终导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些始终无法扶持成才的人。那么蜀汉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能将责任都推到阿斗刘禅身上吗?这个有点过分了,蜀国的灭亡那是大势所趋,这是历史的必然,而且整个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力本来就是最弱的,就算是刘备、诸葛亮都没死,也不可能改变这种结局,所以将责任归咎阿斗,实在太冤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