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老交通员”不简单,年仅6岁就投身抗战事业
“红军为我们老百姓打鬼子,红军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在家人带动下,年仅6岁的范仁秀就投身抗战事业,站岗放哨、照顾伤员、做军衣军鞋……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喜迎党的十九大”特刊——
图片来自网络。
期盼·“五老”的心声
“老交通员”范仁秀
一生不变拥军情
人物介绍:范仁秀,1928年出生,浙江省龙泉市住龙镇建胜村村民,6岁起就与哥哥一起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消息;2015年9月3日,作为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我当时乘坐的是12号车,真是太荣幸了。”现年89岁的“老交通员”范仁秀,回忆起参加“9·3”阅兵时的情景,仍难掩激动之情。
“红军为我们老百姓打鬼子,红军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在家人带动下,年仅6岁的范仁秀就投身抗战事业,站岗放哨、照顾伤员、做军衣军鞋……她那份跟党走听党话的朴素信念,在抗日烽火中被锻造得更加坚定。
有一次,一位红军伤员因为伤势过重发高烧,大伙儿认为他没救了,范仁秀却不放弃,用温开水给伤员清洗伤口,敷中草药,还特意向一位妇女讨来母乳,用小勺一点一点喂进伤员嘴里,最终范仁秀把这名伤员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分别时,这位战士紧紧拉着范仁秀的手,眼含热泪,久久说不出话来。
一次战斗中,游击队战士曹景垣头部负伤,情况危急。熟悉山区地形的范仁秀冒着生命危险,带着游击队穿越山林,将曹景垣藏进一个隐蔽的山洞,之后连续数日为他站岗放哨、寻找食物、清理伤口,直到曹景垣恢复健康、重返前线。新中国成立后,曹景垣特意赶到龙泉市当面向她致谢。范仁秀说:“你们子弟兵为老百姓流血牺牲,我做这点事又算啥?”
“不贪功、不伸手”,这是范仁秀对子女提出的要求。她的小女儿叶传招说,母亲虽然不是军人,但奉献精神已经刻进她的骨子里,深深影响着这个家。
在范仁秀家中墙壁上挂着一张大合影,那是前年他们一家获得龙泉市首届“道德模范家庭”时拍的全家福。“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兄妹没能如愿从军,但我们时刻记着母亲的教诲,没有让她失望。”叶传招说,他们兄妹中当干部的心系群众,当医生的仁义有爱,做生意的诚信经营,在村里口碑良好。
“当年游击队有的队员连枪都没有,今天国家能这样繁荣真是太好了。”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范仁秀说:“我这份拥军情一生都不会变,衷心祝愿祖国更加富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