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庄惨案

  馆陶县北安庄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有千人左右的村庄。1943年日军在浅口修建了临时据点,这样该村就位于南馆陶、南徐村、浅口三个据点的中间,最远者不足10公里,三个据点呈鼎足之势。虽说该村三面有敌,但距敌相对较远,是我抗日武装的重要的游击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是大灾之年,粮食极为缺乏,日军在浅口修筑临时据点,经常外出到北安庄这一带村庄抢劫粮食。1943年12月21日,日军得知北安庄藏有抗日公粮和武器,浅口据点200余名日伪军于凌晨包围了该村。人们没有来得及逃跑,全被捂在村里。敌人进村后,进行野蛮地烧、杀、抢掠、奸淫。不少人被敌人的暴行激怒,自发地进行抵抗、搏斗,有的被敌人枪杀,有的被打伤致残。天亮后,敌人把700多村民赶到村外西南麦场里,逐个进行拷打审问,逼问枪枝弹药藏在哪里,粮食藏在什么地方。

  这村的抗日村长是28岁的青年霍林北。他自幼务农,家庭贫寒,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深受群众爱戴。敌人得知他是村长后,就向他要枪、手榴弹,问公粮存放地点。他不说。敌人就用棍子打,刺刀刺,打得他遍体鳞伤,几次昏死过去。霍林北是共产党员、抗日村长,对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恨之入骨。任凭敌人如何摧残他,为了民族的利益,他抱定必死的决心,不向敌人吐露一个字。敌人对他没有办法,就逼问别人。大家誓死不屈,没给敌人任何回答。气极败坏的敌人进行了残无人道的屠杀,霍润兆、霍润梅、霍登起、霍书生、霍清怀、霍希早等六个青年民兵英勇牺牲。

  霍林北不忍看到自己的乡亲、同志被敌人毒打、枪杀的惨状,也不愿自己继续被敌人折磨,只求一死了之。他挺身而出,高声说:“我是共产党员,什么事我都知道,别逼问别人了。村西坑里有枪,叫我下去捞吧。”当时正是十冬腊月,水坑里结着一层厚冰。敌人让人砸开冰,让霍林北下去摸枪。霍林北忽的一声跳下水,一个猛子钻进水里。他不想再出来,想淹死算了。没想到腰里被敌人系了一条麻绳没有解开,又被敌人拖了出来。敌人知道被蒙骗了,就更加穷凶极恶,变本加厉,对霍林北施加更残忍的手段。敌人用刺刀向他身上戳,刺窟窿、划口子,往嘴里灌辣椒水,然后再把他推到坑里冻,再拉上来。霍林北伤痕累累,再加上冰冻,被折磨得已是有气无力,气息奄奄。他怒目瞪着敌人,顽强地说:“打死我吧……我什么……也不会给你们说。”敌人说:“你不是冷吗!那就给你加加温,暖和暖和吧!”敌人把他捆到大坑东岸一棵榕花树上,下面堆起柴火,身上浇上煤油,然后点燃。熊熊大火劈劈剥剥地燃烧起来。霍林北面对日本鬼子的法西斯暴行,无比惯怒,使尽最后的气力大骂敌人。凶残的敌人狞笑着,观赏着,看把一个活人如何化为灰烬。日本鬼子简直不是人,是一群毫无人性的野兽。霍林北烧死后,他们还不算完,又将脑袋砸开,真是残忍至极,令人发指。

  霍林北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1946年,邯郸专署为了纪念霍林北同志,将北安庄更名为林北村,使烈士英名永垂不朽。

  在这起惨案中,还有霍友生、霍锤子、霍登之的爷爷、霍如雨、霍希钦、霍济生、霍斗云、霍润芳、霍明雨、李万卷等10人共17人被杀害,35人被打伤致残,七八名妇女被强奸,43人被抓走,烧毁房屋32多间,抢走粮食8000斤。

  北拐渠惨案

  1938年,虽说馆陶县境内还没有日军的驻军,但华北的一些城市和重要的县城仍被日军占领,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和“清剿”还是时有发生的。11月某天,一股“扫荡”的日军来到馆陶县八区的北拐渠村。这时的日军气焰嚣张,凶恶残忍,烧杀、奸淫、抢掠,无所不用其极。敌人进村后,见人就杀,到处放火。惊慌的群众四处奔逃,到处躲藏。一时间,北拐渠狠烟四起,枪炮声、呼叫声、呻吟声……响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