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浞为王的故事介绍
寒浞为王的故事介绍
中西方都有神话故事,我们中国上古神话更是精彩之至,比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等,每每读到这些神话,我们总是废寝忘食,乐在其中。我们都知道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也了解到后羿在神话中是一个叫有穷国的君主,那么他手下有一个人叫寒浞,而且还官拜宰相,我们都知道他吗?又没有听说寒浞为王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寒浞为王是怎么回事吧。
后羿射日雕像
相传寒浞的祖先曾是为黄帝驾车的车夫,被黄帝分封在寒国,因此后人在姓寒的。故事只这样的:寒浞因为自己品行不好,不孝顺父母,经常欺负邻居而被赶出了寒国,于是他投奔了后羿,寒浞为了取得国君后羿的信任,百般玩弄阴谋,终于骗到了后羿。并让后羿一步步堕落下去,他则官职做到了丞相,可谓是掌握了有穷国的大权,他背着后羿结党营私玩弄权谋。更重要的是他竟然和后羿的妃子搞到了一起,有一次不巧被后羿撞到了,后羿十分愤怒想杀死寒浞,却不料被寒浞买通了后羿的侍卫,在这时反而死的人是后羿。他杀死国君后羿之后,更加牢固的掌握了国家大权。
之后寒浞清楚了朝中和自己不合的人,独揽有穷国的大权。但在这时有许多小方国发生了叛乱,寒浞派自己的大儿子多次出击才平息了叛乱。这是寒浞认为天下太平了,没人能动摇自己的地位了,于是便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寒浞为王的故事。
虽然寒浞前后统治了四十年,但寒浞由于人品不好,行为不端不被正统思想认可,所以一般不把他称作一代帝王。
寒浞之乱是怎么回事
想必大家对中国古代的神话一定有很深的了解,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等,但你知道寒浞之乱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寒浞之乱是怎么回事。
寒浞像
先让我们来看看寒浞是谁吧,相传寒浞是伯明氏的后代。他的祖先是给黄帝驾车的随从。黄帝把一个叫寒的地方封给他的祖先,于是后人就姓寒了。寒浞从小就是个纨绔子弟,对父母不孝顺,在乡里也是横行霸道,于是在他15岁的时候被逐出了寒国。寒浞这个人的人品是非常差的,他拜了一个武艺高强的老猎人为师,但他怕这个猎户再收其他的徒弟,就杀死了猎户全家。再后来,他听说有穷国的国君后羿攻占了夏的都城,便投奔了后羿。
寒浞经过了一番周折后,终于找到了后羿,为了能在后羿手下做高官,收敛了自己的性子,取得了后羿的信任,后羿见他勇武勤奋,便认做了干儿子,并把国中的许多大事都交给他处理,寒浞的仕途可谓步步高升。他一方面在后羿面前装的忠贞贤良,一方面却在背后结党营私。
在天下太平时候,后羿也开始腐化堕落起来,寒浞居心叵测,投其所好,想让后羿越来越堕落。后来后羿升任寒浞为宰相,掌握国中大权,没想到寒浞和后羿一个妃子好上了。虽然被后羿发现了,但寒浞买通逢蒙杀死了后羿。之后他又杀死逢蒙,完全掌握了国家大权。
后来有许多小方国叛变有穷国,寒浞派自己的长子寒浇几次出兵才打败了他们。寒浞认为从此天下太平了,没人能撼动自己的地位了,于是就登上了帝位。寒浞精心谋划一步步窃取了国家大权登上帝位被称为“寒浞之乱”
寒浞是哪记载的人物
寒浞虽然是统治了古代中国几十年之久的一代帝王,但他历来都是一个被人们贬斥的人物,因为他年少时品行不正,不孝顺父母;长大后野心勃勃,残忍凶狠,他杀死了自己的授业老师一家人,之后又一步步阴谋窃取国家大全,最后和后羿的嫔妃私通害死后羿自己做了国君。要知道这所有的一切,在以忠义孝道为本的中国传统道德中是备受唾弃的。那么关于寒浞的一系列事迹都是在哪里记载的呢?
寒浞像
翻阅史料,我们不免会选择司马迁的《史记》,但查阅之后就会发现,司马迁在学这段历史时,只是单单提到“少康失国“其他的根本没有提,更没有说到寒浞窃取后羿政权的事情。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在汉代时,儒家思想被重用,在儒家眼里,寒浞这种行为是人们最不齿的,也是最被历代统治者所痛恨的,所以才只字未提。只有在《左传》中才有对寒浞一步步阴谋当上国君的记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寒浞确实是人品不好,在被逐出寒之后,为了取得后羿的信任,装的勤奋忠诚。在掌握国家大全之后,又和后羿的妃子纯狐通奸,随后买通了后羿亲信,以致后羿发现他们的苟且之事后反而被寒浞杀死。之后以残忍的手段把后羿尸体做成肉饼给其他大臣食用,他又和纯狐合谋独掌大权,最后当上了国君。
那么寒浞父子在统治时期内真的是没做过好事吗?当然也不是的,对寒浞只有坏没有好的评价是因为在传统儒家思想占主导的时代里对寒浞的完全贬斥而已,在《莱州府志》等文献中,记录了寒浞父子当权时期还是为人们做过一些好事的,比如修建海防设施。当然寒浞对于中国古代的统一与民族融合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所以,对于历史人物,我们都应该用客观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