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儿子 对丁汝昌的评价是什么
丁汝昌儿子资料介绍
丁汝昌字预廷,号次章,是现在的安徽庐江人。丁汝昌一生波折,他最先加入淮军,从属于长江水师,之后被提升为提督。在1874年李鸿章创建了三支水师,他则被派往英国去购置军舰,北洋舰队成立之后,被任命为海军提督。后来在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那么在此之后丁汝昌儿子是如何生活的呢?
丁汝昌旧照
身为海军将领的丁汝昌一生中共有两个儿子,长子是丁代龄,字朝甫,号继廷;次子是丁代禧,字幼廷。有这样强大的父亲做榜样,那丁汝昌儿子应该也会有一番成就。然而历史上并没有关于丁汝昌这两个儿子的过多记载,除了他们的姓名、字和号以外,就只有他们两个的官职,就记载来看,丁汝昌的长子丁代龄官至五品大臣,次子丁代禧诰授通议大夫,是二品衔江苏候补道。丁汝昌的两个儿子跟他们的父亲一样,都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甲午战争中,丁汝昌身负重伤,随后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次年,日军对威海卫发动攻击,随后丁汝昌服毒自杀。关于丁汝昌的一生,历史有很多不同的评价,但是丁汝昌儿子并没有为自己的父亲做过任何的辩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在丁汝昌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去留的记载。就现在而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也只能了解到其后人生活在丁家坎这个地方,史学家们由此推测,丁汝昌儿子应该是在自己的父亲死后,就带领着全族回老家庐江了。
对丁汝昌的评价是什么
至今为止,人们对丁汝昌的评价都存在两个方面。外国人觉得丁汝昌是爱国人士,认为他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然而在中国却有人刻意丑化丁汝昌,世人因此对丁汝昌的评价出入很大。
丁汝昌剧照
外国人认为丁汝昌为国献出生命的行为很伟大。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想要丁汝昌投降,面对刘公岛军民将要全体灭亡的局面,丁汝昌选择了自杀,为士兵和百姓换回生存下去的希望。这一消息让外国人感到很吃惊,他们觉得丁汝昌在拼尽全力以后自杀,这是英勇的行为。日本人对自杀行为有着很高的崇拜感,他们觉得当局面不利时,自杀是一种光荣、正义的行为。他们觉得丁汝昌的行为很符合军人的作风,颇有大将风范。西方人对丁汝昌的评价中称他是一位勇士。他们认为战败并不可耻,丁汝昌能够把这么多的军队协调好,带军英勇抗敌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
在中国,却有人认为他指挥作战的水平不高,畏惧战争。在那些反对丁汝昌的人眼中,丁汝昌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且贪污严重,私生活奢侈糜烂。在威海卫战争中,他害怕战败被株连九族,拒绝了日本的劝降,还放任自己的部下通敌,在情势的逼迫下含羞自杀。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对丁汝昌的评价是正面的,丁汝昌在海战中英勇抗敌、身负重伤仍坚持作战的事迹,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
揭秘丁汝昌李鸿章之间的密切关系
丁汝昌李鸿章是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水师两位主要人物。丁汝昌李鸿章,一个海军统领,一个清朝军机大臣,都是晚清著名人物。李鸿章带头发动的洋务运动最大的产物便是北洋水师,而丁汝昌则是北洋海军最高统领,他被李鸿章提拔,也十分遵从李鸿章的命令,甚至是说唯命是从,两人私交甚密。
李鸿章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