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计划战略思想是什么

施里芬计划指的是德国的施里芬在做参谋长的那段时间中提出的一套全新的作战方式,主要是想要在之后的战争中,能够从容地面对德国最大的强敌俄国和法国,可以说这一套计划也就是之后的闪电战的开端,而施里芬的计划也让德国在一战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快速地打败了法国。这其中施里芬计划战略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施里芬计划战略思想是什么呢?

施里芬计划示意图

施里芬计划示意图

施里芬计划战略思想是在1891年的时候提出来的,在很久之前施里芬就对俄国和法国进行了深刻的了解,并且得知法国的力量是非常雄厚的,而俄国尽管装备比较落后,但是也是不容小觑的。在施里芬将这些情况都了解透彻之后便产生了一个最为令人惊讶的想法,那就是在德国发展迅速的期间,利用它的优势第一步先打败法国,之后再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打击俄国。

在施里芬看来俄国的军事动员是比较缓慢的,而在这段缓慢的时间中,德国已经拥有了精密的铁路网络,完全能够在这段时间将法国击败,这是施里芬在做计划的时候最基本的思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施里芬计划战略思想。如果用最为简便的话语来总结的话,那么可以将这个思想凝结为三个字——时间差。在1891年他刚刚成为参谋长的时候,就在第一份备忘录中提出了这个想法,之后又陆续上交了两份备忘录,并且进行了反复的修改,以至于最终以这个战略思想为基准的计划终于形成了。

施里芬计划为什么失败呢

施里芬计划是指从1891年之后德国的施里芬成为了总参谋长,为了面对之后和俄国以及法国之间的战争,施里芬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施里芬是想要利用时间差先一举攻打下法国,之后再集中所有的力量一起攻打俄国,只有这样才让能德国立于不败之地,可是遗憾的是最终这个计划还是失败了,那么施里芬计划为什么失败呢?

施里芬计划图片

施里芬计划图片

关于施里芬计划为什么失败这个问题还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其实从1905年之后表面上看起来德国十分的强大,然而事实上已经变得外强中干,而德国之前和英国所进行的海军方面的竞赛,只是依靠着潜艇战而获得优势,所以说德国并没有施里芬所想象的那样乐观,这也是直接造成了他计划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关于施里芬计划为什么失败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开始说起,自从战争发生之后法国很快就召集到了百分之八十的兵力,而德国却以缓慢的速度仅仅征集到了原计划的一半兵力,之所以德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国王和政府都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但是施里芬其实也是责任重大。他明明知道世界局势一直都在改变,从前的战略也许并不能适用于现在,但是他却依旧坚持下去。法国动员兵力的速度过快,而战争开始之后比利时的力量也一直坚持着,再加上俄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加入了战局,这一切因素都对施里芬计划产生了恶劣影响,最终造成了计划的失败。

施里芬计划结果如何

施里芬计划是在一战发生之前,在德国阿尔弗雷德·施里芬做参谋长的时候所倡导的,因此才会被人们称为施里芬计划,在1891年到1906年这段时期,施里芬制造了一套全新的作战方法,主要就是想要在之后的战争中,能够应对德国面对的两个巨大的强敌俄国和法国的双重攻击。然而在实行了之后,施里芬计划结果并不是很完美,那么施里芬计划结果具体是怎样的呢?

施里芬计划示意图

施里芬计划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