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高敬亭原名高志员,是新四军著名将领、红二十八军创始人之一、鄂豫皖根据地主要领导人,是一位老资历且有能力的革命家,他的警卫员万海峰于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高敬亭带领28军坚持游击战争,在肃反运动中相当严苛。由于张国焘和四方面军的问题,新四军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导致高敬亭在1939年6月24日被军长叶挺枪毙。1977年,高敬亭被认定为误杀,中央为其平反。

人物生平

  参加革命

  1927年11月著名的黄麻起义爆发,高敬亭参加了工农革命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重新组建红28军,并任政治委员,他以超人的胆略,领导和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奇迹般地战胜了百倍于己的强敌,在多次反围剿中,他无比忠贞地捍卫了大别山的革命红旗。

  高敬亭领导的红二十八军自成立之日起,尽管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也曾遭到过损失和伤亡,但在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始终保持一千多人的主力部队,英勇地打击了敌人,成为根据地人民心目中一面坚持战斗的旗帜。1937年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38年3月8日,高敬亭奉中共中央命令,率军抗日。7月在高敬亭的指挥下,先后在皖中连续取得了13次战斗胜利。

  在高敬亭率四支队与日军浴血奋战之时,由于受错误路线影响,将他秘密逮捕,并押在安徽省肥东县青龙场储家围子。6月24日上午8时,将高敬亭枪杀在青龙场。时年,高敬亭年仅32岁。 高敬亭是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红军主要领导人,也是一位党内很有争议的人物,他曾误杀过不少自己的同志,而他最终又被自己的同志误杀。直到1975年毛泽东亲自批示为他平反,对他的争议才有所平息。

  剿杀运动

  高敬亭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率领2000名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3年里,战败了率领10多万军队“剿共”的国民党3任总指挥。特别是最后一任总指挥卫立煌,除率领10多万正规部队外,又武装30多个县保安团,修筑8万多座碉堡和40多条封锁线,对红军实行所谓“驻剿”、“围剿”、“追剿”,也无济于事。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刚发表战报称“高敬亭被击毙”,第二天其部属国民党一O二师就遭到高敬亭部重创,气得他悬赏十万大洋要买高敬亭的人头。

  高敬亭不仅在红军时期战功卓著,在抗战时期也名震大江南北。在他辞世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其领导的四支队抗日战绩位于新四军4个支队之首。也就在这个时期,他走向生命的尽头——他被定上“消极抗日”等诸多“罪名”,被借蒋介石之名以共产党人之手,成为权力内耗的牺牲品……

  1934年11月16日,大别山最后一支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奉中央军委指示,撤离苏区开始长征。留下省委常委、皖西道委书记高敬亭重新组建大别山红军,开展保卫苏区的斗争。当时,在大别山的国民党军队有10万多人,曾亲自兼任大别山“剿共”总司令的蒋介石命令安徽省省长刘镇华任“剿共”总指挥,限一月之内完全肃清大别山尚存的红军。

  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高敬亭临危受命,迅速将活动于皖西和鄂东的部分红军游击武装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自任政委(未设军长),下辖八十二师和手枪团。八十二师下辖3个营和1个特务营。八十二师师长罗成云,政委方永乐,手枪团团长余雄。全军1100余人。红二十八军成立之后,接连在霍邱、潜山等地打了几个大胜仗,歼灭了安徽保安第三团2个营和敌十一路军九十六旅二一三团1个营。2月9日,又打掉了潜山衙前镇区公所,生俘敌区保安队80余人。此时,蒋介石限刘镇华“一月之内完全剿清大别山小股游击红军”,已经过了期限,刘镇华正在为难,又接蒋介石要他在4月底前“剿清红军”的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