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英:山东抗日根据地向延安输送黄金的回忆
1943年8月底,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为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黎玉同志任主任委员。委员会成立了山东工商管理局,统一领导山东各根据地的工商事务,由黎玉同志亲自兼任省总局局长。省总局下辖鲁中、滨海、胶东、鲁南、清河几个地区工商管理总局。那时的工商局与现在的工商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抗日根据地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任务也简单,就是用各种办法筹资,采办、生产部队和抗日政权需要的各种物资,支持山东地区的八路军各部队的抗日战争。
黎玉同志找我谈话,要我到鲁中工商局去工作。当时鲁中工商局长是由鲁中行署主任马馥塘同志兼任的。我从鲁中军区调任监察专员,负责日常工作。马馥塘同志交代我,按黎玉同志的指示放手去干,碰到迈不过去的坎,再商议。
黄金生产管理是当时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黎玉同志曾于1938年夏去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亲身经历和感受到延安党中央的财政紧张和拮据,向党中央提供山东的黄金,支持延安的财政经济,意义重大。
当时山东根据地黄金的重要来源是许世友、林浩所在的胶东,他们的地盘内有栖霞、招远金矿。胶东不时会运黄金到鲁中,过来的黄金都是运送到延安或八路军总部,支援中央财政的。鲁中地区也有金矿,如铜井金矿。为了解决根据地严峻的经济压力,鲁中区也鼓励当地农民去淘沙金。这件事归工商局管,我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管理农民开采沙金。
根据地政权鼓励农民开采沙金,抗日政权给予保护。工商局对所有的金农造册登记,产出的金沙交政府,给予报酬。当时是用粮食交换,有时也发北海票或其他货币。那时金农只要有粮食,饿不死,就有积极性。所以我接手管理采金以后,按山东分局的指示处理,黄金产量有所增加。我经常到金矿去,现场监督和了解黄金生产的过程和监督收金。黄金矿石由大块破成小块,上碾子压磨成金沙,再用土办法以水淘洗,淘出金而沙留下。因为没有机器 设备,黄金的回收率不高,成色也不能保证。
即使这样,根据地的人民也从没掺过假。这种简单的生产也有一个好处,敌人一来,金农就散伙回家,也没留下什么东西,敌人什么也捞不着。
由于战争的原因,黄金上交的渠道并不固定。有了金子就请示上级,让我给谁我就给谁。我找黎玉同志汇报时请示了交金的事,要求安排一个上交渠道。并批准一部分粮食给金农,以换取金沙。
我很明确地知道,金子凑够一定数量,由山东领导决定派专人送往中央。给中央送金大多是和护送过路领导干部、首长一起办理。一般来讲,我们手中的黄金是不能作为经费花掉的。但具体由何人执行运送任务,我不清楚。那是高级机密。从我手里过黄金的事,只有主要领导知道。自我管鲁中的黄金以来,上交的黄金总共有几千两。这些宝贵的财物对坚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支援延安党中央起了一定的作用。
我知道向延安运送黄金工作是黎玉同志实际指挥安排的。因为运送黄金去中央路途遥远,如果有大规模的战事或日本鬼子大“扫荡”,就得暂缓出发。黎玉同志长期是山东的主要领导人,与中央有电报联系,掌握战事情况。只有他才有可能掌握出发运送的时机。
一次我因为黄金的事去找黎玉同志请示汇报。黄金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因此没有在黎玉同志办公的地方谈,人来人往太乱。我是随黎玉同志到他的住处吃午饭时谈的。当时罗荣桓同志也在,谈到黄金问题的时候,我记得罗荣桓同志说过:“我们这里管的黄金是给中央送的,我们一两也不留,要全部上交中央。”黎玉同志的指示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主要是基本同意工商局的请示,又说了些指导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