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的铁体现在哪里
在日军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新四军继承了叶挺独立团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光荣传统,在抗日烽火的考验中成为一支模范的铁军,集中体现了“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铁一般信仰
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信仰的深厚根基是人民。新四军官兵平等、同心同向,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形成了铁一般的信仰。官与兵,是同志之间的关系。参加新四军的人,不是为了薪饷,也不是为了官位,而是为了抗日救国和人民解放这个共同的志向。在生活待遇上,要好大家好,有苦一起吃,“伙食费一样多,而且一样吃,不准有小厨房和特别吃好”,服装也一样。在官兵关系上,上级对下级爱护,下级对上级尊重服从,只有工作上的分工,没有贵贱的差别,“有疾病相扶持,有患难相扶助,有困难相帮助,有经验互相交换,有错误互相规劝”。
新四军爱护老百姓,从剿灭土匪到彻底废除一切苛捐杂税,从兴修水利、推行减租减息到开展大生产运动,使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当时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治下的宝应县草甸地区,原先各种苛捐杂税多达51种,几乎占到人民全年收入的一半。各种苛捐杂税取消后,人民仅负担田赋、公粮两项,“人民负担减轻了七倍”。
新四军事事关心群众的利益,把群众当作亲人一样,群众也把新四军当亲人。正如邓子恢所说:“老百姓给我们粮食吃,替我们送信、带路、挑东西,帮我们隐藏伤病员并配合我们作战。”日寇对新四军军民一家非常叹服,“新四军之长处,不仅在其军事力量与经济力量,而尤在其对人民之组织力量,统一民众”。
铁一般信念
在新四军征战途中,遇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是生死的考验,没有抗战必胜铁一般的信念是不可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可以说,中华民族不会亡、抗战必胜这种信念,成为新四军官兵心中的一盏灯,鼓舞着他们与全副武装的日军进行浴血的战斗。
新四军成立之后,转战大江南北,“虽然物资弹药极端困难,天然与人造的地形极端不利,但他却能尽一切的有效办法克服困难,打击敌伪”,炸毁交通要道,破坏敌伪组织,牵制了大批日伪军,为正面战场作战起到了有力的战略配合作用。当时,物资极其匮乏。米贵,新四军就吃杂粮、吃野菜;没有鞋穿,就穿草鞋;没有新军装,就穿得破一点;没有子弹,就节省,争取一颗子弹打一个敌人,进行白刃战斗。抗战环境异常艰难,新四军靠着铁一般的信念在逆境中求发展,逐渐成为华中战场一支让日伪军胆寒的主力军。1944年6月,时任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与中外记者参观团的谈话中,曾提及当年3月华中敌后战场的敌情,“在华中敌军,计16个师团约26万人,新四军抗击了9.5个师团”。
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战场,像一把钢刀直插敌人的心脏,成为日军急于拔掉的眼中钉。面对敌伪异常残酷的“扫荡”,新四军运用伏击、奔袭、夜袭等灵活的游击战术,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积小胜为大胜,使几千万流离失所的人民在惶恐悲观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当“皖南事变”逆流袭来时,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仍以国家前途为重,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继续坚持华中抗战直至最后胜利。
铁一般纪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