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美高度重视让英魂回归故土

  1999年,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丹娘乡的两位猎人上山打猎时发现了一堆银光闪闪的东西。他们好奇地翻看了一下,最后捡了一把他们最感兴趣的手枪回家了。

  当他们把这些情况告诉给当地政府时,林芝军分区领导意识到这件事有必要查清。立即派人带队到了现场,初步断定这有可能是二战时期的失事飞机,并马上向上级部门作了汇报。这一发现引起了中国外交部的重视,因为在西藏曾发现过二战时盟军“驼峰航线”上执行任务时失事飞机,这一次是否又是当时失事的飞机呢?

  2000年5月,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根据外交部的指示,派人到丹娘再次进行勘察。时任西藏外办处长的通嘎带队经过艰苦跋涉,取得了部分残骸。在返回途中,他们又听当地老百姓说,米林县里龙乡朗贡地区也有一架飞机残骸。

  通嘎临时决定:探访这架飞机。由于是临时转路,勘察队在寻访途中断粮了,但他们靠野菜充饥,还是找到了飞机,并对残骸进行拍照取样。根据通嘎采取的样品和现场照片,初步确定这两架都是二战时穿越在“驼峰航线”上的美国飞机。中方通过外交途径立即把有关情况通报美国政府,美国政府也马上回应,要求寻访遇难飞行员的遗骸。双方开始外交磋商。

  在二战时牺牲的美国飞行员为何会引起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呢?

  1942年开辟的“驼峰航线”是盟军在中国的一条主要的空中运输通道,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东至中国的云南和四川。沿途海拔均在4500~50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期间中、美、英等国许多飞行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战后美国官方的数据: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上一共损失飞机468架,牺牲和失踪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

  这些牺牲和失踪的飞行员大都在中国、缅甸、越南境内,美国政府多次到这些国家寻访英雄遗骸。中国的云南、西藏、广西等地都找到过这种飞机。西藏自治区曾于1983、1991、1994年发现“驼峰航线”的飞机残骸。失事飞机在西藏的发现,再次引起中美双方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可以让英魂回归故土,长眠故乡,另一方面也可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出发:前面的路有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

  2002年8月15日,一批美国专家抵达了古城拉萨。这批专家是美国陆军中央甄别实验室的一支搜寻发掘小组,根据中美两国的协议,这个小组将对朗贡和丹娘两处美军飞机坠机点进行挖掘。

  此时,中方也成立了一支特别协助队伍。由曾到过坠机现场的通嘎担任前线总指挥长,同时汇集了军队、公安、医疗各部门24名人员,协助美方进行搜寻工作。

  根据中方提供的资料,美方要求先对朗贡地区进行探访,再探访丹娘地区,因为美方拥有朗贡地区坠落飞机的详细材料。那是一架 C-46型飞机,编号为美国空军41-24688 I C W A T C,1944年3月27日该机在执行完空投任务后从中国昆明返回印度基地途中失踪,当时机上有4名机组人员,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22岁。

  8月24日,中美联合勘察小组从里龙乡向坠机地点朗贡地区出发。随行的还有 20多位民工和50多匹马。

  朗贡地区位于西藏东部林芝地区米林县里龙乡,那里路途险恶,人迹罕至,原始密林中各种猛兽经常出没,而坠机的地点又在离里龙乡近80公里,海拔大约 5200米的地方,虽时值夏季,但高寒缺氧,经常下雨雪冰雹,条件非常恶劣。

  摆在中美联合勘察小组面前的,将是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

  险途:美方人员称赞中国的军民关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