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孝经等:抗日殉国的王铭章将军
王铭章,字之钟,生于1893年,四川新都县泰兴场人。其先世于清初由江西九江迁川,定居新都。父王文焕,母邱氏。家境清贫,经营小商业为生。双亲早年相继病逝,遗兄妹三人,生活艰窘,将军由叔祖父王心田资助,就学于新都县高等小学,1909年毕业,随即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1914年毕业,分发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任排长。1924年,升任川军第三师二十五旅旅长。1925年驻防德阳,师长段荣琮病殁,晋升师长。1926年,川西北屯殖军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任该军第四师师长。1935年,第二十九军改编为第四十一军,改任该军一二二师师长。1937年9月12日,在德阳驻地慷慨誓师,返乡辞别父老,并对家属预立遗嘱。
川军出川参战后,第四十一军连同第四十五军编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为邓锡侯,副总司令为孙震,孙仍兼第四十一军军长。1937年9月,二十二集团军奉令开赴西安集中,转赴郑州由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指挥。由于当时这两个军为“乙种军”编制,每师只有两个步兵旅,每旅两个步兵团,装备十分落后,仅有土造七九步枪和少量土造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手榴弹,部分部队只配有大刀,更无任何特种兵(如山炮、野炮、高射炮、战防炮、辎重兵、通信兵等)编制。该集团军10月上旬行抵西安,奉令改隶第二战区阎锡山的战斗序列。此时,正值雁门关失守,晋北吃紧,蒋介石复令该集团军不待换发武器,兼程驰援晋北。该部当即转赴风陵渡过黄河,向晋北挺进。抵达太原后,忽闻娘子关告急,又奉令转往晋东驰援娘子关。10月24日,在娘子关西南侧的东回村、西回村间,与从测鱼口、马山村西犯之敌第十四师团发生遭遇战,与优势之敌展开战斗,战况空前惨烈,伤亡惨重。嗣又奉令掩护娘子关友军侧背,第四十一军的第一二二、一二四两师,改道向柏井驿疾进。娘子关友军因日寇窜至马山村威胁其侧背,乃乘第一二二师与敌酣战之际放弃娘子关,向阳泉、寿阳方面撤退。将军奉令率部由柏井驿、平定、上下龙泉等地节节阻击敌寇,始终在正太铁路南侧掩护友军战斗。直到11月2日,友军放弃寿阳以后,该师又奉令北上增援太原。当先头部队甫抵太原南面之南盘村时,闻太原已经失守,阎锡山的第二战区长官部已向晋西撤退,乃转赴晋西整顿。
迄至12月上旬,二十二集团军在山西作战与敌周旋已达四十余天,损失惨重,伤亡过半,两个军已没有一个完整的师、团、营,在离石、赵城一带进行编并,每旅两个团并为一个团。至此,每个军实际只有一个师、两个旅,实际兵力不过两万来人。12月12日二十二集团军行抵晋南洪洞附近,奉令就洪洞、沁源之韩侯岭布防,并向同蒲路两侧搜索前进,驱逐敌之少数骑兵部队,收复平遥县城。
1937年12月中旬,华东之敌攻陷南京后,乘势由浦口、芜湖、扬州分三路渡长江,沿津浦线北上;华北之敌打通沧石公路以后,在沧州沿津浦线南下,企图从津浦线南北两面进攻,会师徐州,迅速打通津浦路,贯通南北战场。12月上旬,日军第十师团以主力由青城、济阳间渡河,以一部袭取胶济线之周村,分兵北攻潍阳,南攻博山。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不战而撤离济南,退守泰安。敌乘虚于25日渡过黄河,占领济南。攻占博山之敌,再自莱芜抄袭泰安。1938年1月2日,韩再弃大汶口。1月5日敌军进占济宁。鲁南大部沦陷敌手,津浦北段门户洞开,徐州危急。舆论哗然,朝野震惊。蒋介石亲赴开封前线,召集第一、第三两战区团长以上军官训话。1938年1月11日,蒋又在归德召集师长以上高级将领会议。此时,日军第五师团由青岛崂山湾登陆,沿胶济路西进,到潍县后,南渡黄河,从台潍公路经莒县、费县直趋临沂,以策应津浦线南下敌军矶谷师团作战。蒋介石急调山西前线之第二十二集团军邓锡侯部驰赴邹县,阻击南下之敌,支援第三集团军作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