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抗战大事记
7月7日日本军队炮轰卢沟桥,发动侵华战争,我国军民奋起抵抗。
(海宁县自1935年9月起划归国民党“浙江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其辖区为:嘉兴、杭县、海宁、嘉善、平湖、海盐、富阳、桐乡、崇德、新登十县,专员王先强,专署设嘉兴。)
是时,国民党海宁县政府的县长为黄曝寰。
卢沟桥事变后,全县小学教师集中在县城(今盐官镇)参加军事训练。
全县各地爱国青年积极开展救亡运动,出版抗敌小报,组织歌咏队,举办时事讲座,宣传抗日;同时举办救护训练班,筹组救护队,为前线将士劝募寒衣、药品。
7月24日浙江省“二区”杭县、海宁、桐乡、崇德、富阳、新登六县社会军训干部训练班全体学员250人,今日至硖石进行野外战斗演习。
8月5日浙江省抗敌后援会成立。未几,海宁县抗敌后援会亦即成立,顾达一等主其事。硖石镇、袁花镇等地设办事处。
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海宁进入战区。
8月15日3架日机空袭长安镇,投弹多枚,炸毁丝厂房一部分和其它房屋40余间,死伤多人。
我国空军与日机在城区上空激战,机枪子弹纷纷下落。城内气氛紧张。
敌轰炸机一架被击落在海宁境内翁家埠地方。
8月18日上午8时日机3架轰炸硖石火车站,投弹3枚,一落货房空屋,一落货房前草地上,一落路轨,毁路20余公尺。
9月4日原海宁县长黄曝寰称病辞职。上级另委王翦波(原国民党军63师政训处长)代理海宁县长。
敌机再度轰炸硖石,造成多人伤亡。
9月16日群众冒雨至诸桥等地掘濠备战。
9月18日海宁县立初级中学全体师生自动节食一天,以节余膳费捐送抗敌后援会。
9月22日日舰2艘潜入杭州湾,经我国军队炮击后退去。
9月28日日机6架侵扰笕桥、硖石、嘉兴等处,其中一架被我国空军击落,坠毁于桐乡县屠甸镇喜宁桥附近。敌飞行员一名当场死亡,另一名向铁路线逃生,被硖石一农民发现,即与地方保卫队合力围歼。敌逃至硖石西郊鸡笼墩附近,匿于草丛中开枪拒捕,当被击毙。
9月30日杭州至海宁县城汽车停开,电讯中断。
是月,海宁县城(盐官镇)斩决为日寇刺探军情的汉奸薛某与姜某,悬首城门示众。
王翦波县长到任后,每日派出巡逻队至袁花、斜桥等地巡逻,密切注意敌人动向;并组织船只抢运食盐和粮食,运送至后方金华等地,交驻军接收。
10月12日日舰连日来在杭州湾海面窥伺,并劫掠渔船。
10月17日日机4架再次轰炸长安、在火车站附近投弹6枚,并用机枪扫射,炸毁客车车厢两节,旅客死15人,伤20余人。
10月19日硖石举行“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国民党硖石区党部严某在发言中肆意污蔑鲁迅先生,歪曲国共合作,宋云彬上台发言驳斥。
10月31日海宁县小学教师战时服务团在酆镇举行团务会议,讨论参加抗日活动事宜。
11月4日城中益昌商号老板朱某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经营日货牟利,遭到群众唾骂。
11月5日拂晓,日本侵略军集中20万兵力,利用大雾掩护,在杭州湾金山卫、全公亭一带登陆。
中午,日军向海盐县城开炮50余发。海宁受到严重威胁,城镇居民纷纷撤离。
国民党军第62师奉命后撤,拟炸毁海塘引海水以阻敌深入。海宁县党政当局以海塘攸关七郡生命财产,急电省府和汉口行辕阻止,被允准。
11月8日下午5时,日机轰炸硖石,投弹4枚,分别落在:大街慎昌钟表店、吴家廊下蒋宅、仓基大街、人和绸布庄和邻居大成钱庄。居民惊恐,漏夜雇舟奔避者不少。
11月9日上午日机两次空袭硖石,投弹14枚;下午又来轰炸,投弹7枚;晚上复来侵扰,投弹6枚。轰炸的主要目标为火车站。
上旬以来,海宁城中(今盐官镇)及长安,斜桥等处,亦接连遭到敌机轰炸,伤亡甚众。
11月10日上海守军相继撤退。
11月12日上海沦陷。
11月17日海宁县政府部分人员开始撤离。
11月18日县城和各集镇群众纷纷向浙西山区或偏僻农村撤退避难。
11月19日嘉兴沦陷。
11月20日日军侵占硖石镇
是月中旬,盘踞斜桥之日军增至三四百人。
11月24日夜,一伙盗匪分乘4船至硖石新桥,以利斧劈开丰和当衣庄行动。地方保卫队开枪击毙4人,余匪逃逸。
是月,日机在海宁县城大东门投掷炸弹1枚,死伤一人。
12月19日斜桥汉奸程某,为采办送给日军的礼品到硖,与硖石某些头面人物“交换识见”,介绍他充任汉奸一个月来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