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位于山西繁峙、灵丘两县交界处,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 一条峡谷山路,东通冀北,西接雁门,是山西内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南口战役后,东条英机率关东军察哈尔派遗兵团沿平绥路西进,9月13日占领大同,挥师南下,以主力向雁门关方向展开进攻,由平绥路东段向西南进军的板恒师团从河北宜化新保安西进,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地后,直插山西内长城防线,企图突破平型关要隘,包抄雁门后路,'然后夹击太原。

历史记忆:平型关战役

  1937年8月20日,阁锡山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随即进驻雁门关内岭口村前敌指挥部指挥作战。

  大同失陷后,第二战区部队退守神池、雁门关内长城一线。阎锡山决定凭借古老的长城天险分别在平型关、雁门关一线组织防御,将部队分为左右两路大军,以第六集闭军总司令杨爱源为右地区总司令,指挥孙楚部第三十三军、关征日部第五十二军、高桂滋部第十七军防守平型关一线;以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为左地区总司令,指挥本部第三十五军、刘茂恩部第十五军、杨澄源部第三十四军、王靖国部第十九军以及赵承缓部骑兵第一军和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防守雁门关一线,令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以第一一五、第一二〇、第 -二九师分别驰援平型关、雁门关配合作战。为表示抗战决心,阎锡山还将擅自从天镇撤退的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枪决。

  为协调各部队行动,阎锡山与第二战区司令部副长官朱德、黄绍肱卫立煌等多次会商作战计划。8月28日,在岭口村傍山坡一个窑洞里,阁锡山还和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进行了长时间会谈,并请周恩来协助制订《第二战区平型关战役计划》。

  周恩来只用一天时间就拟好了计划。阎锡山惊佩不已,连声赞叹:“写得这样快,这样好!如能这样打,中国必胜。”

  9月21日,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一部从浑源翻越髙山南下,袭击守军第十七军侧背。第二十一旅团主力则由灵丘南进,从正面进攻平型关,进第 7十三军孟宪吉部第八旅的顽强抗击。日军援兵不断增加,两军在平型关前展开大战。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预备部队两个师赶来增援,日军攻势 顿挫,被挡在平型关外,进展不得。

  阎锡山决定集中兵力组织平型关战役.首先歼灭这股日军,并致电八路军军总司令朱德“我决歼火平型关之敌.增加八个闭的兵力拂晓即到.希电林师夹击敌之侧背” I

  八路军一一五师整编后,东渡黄河奔赴抗日战场,于9月19日抵达平型关东南的上寨、下关地区。23日,接到第二战区司令部的夹击计划后,部队连夜进至距平型关东南15公里的冉庄隐蔽集结。

  9月25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后续部队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乘100 余辆汽车和200余辆辎重马车沿公路 向平型关缓慢开来,7时许,全部进人 第一一五师预伏阵地。

  林彪抓住战机,命令第一一五师全线开火。激战至午后,全歼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200辆,缴获大批武器及军用物资,取得了中国军队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 大捷。

  为支援第一一五师作战,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孙楚命令郭宗汾的预备第二军主动出击,迂回攻击日军侧后。25日拂晓前,预备第二军通过涧头、迷回村前进时,突然遭受来自团城口方面工事里日军炮火猛烈袭击和包围,守军伤亡三分之一左右。恰逢此时第一一五师获得平型关大捷后,一部挺进于 大、小寒水岭上,方使郭宗汾部占稳了阵地,钳制了日军对平型关正面的进 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