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人在抗日战争中的感人故事
僧伽为国民一份子,护国救世为佛教之本职,自不能置身事外。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沈阳事变发生,太虚大师首以佛教立场,发表“为沈阳事件告台湾、朝鲜、日本四千万佛教民众书”,呼吁台湾、朝鲜、日本佛教徒秉承佛训,起来革日本军阀政客之命。
民国二十一年,日本又以陆海空侵犯吴淞口,发生“一二八”上海战争。太虚大师痛心于中、日民族之自相残杀,乃作“因辽沪事件为中、日策安危”。列举战则必致两败,和则得相助之益。
二十六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太虚大师痛心两国民族之自相残杀,国难教难,日深一日,大师悲感无极,随即发表“告全日本佛教徒众”书,又电“全国佛教”:
“兹值我国或东亚或全球大难临头,我等均应本佛慈悲:
一、恳切修持佛法,以祈祷侵略国止息凶暴,克保人类。
二、于政府统一指挥之下,准备奋勇护国。
三、练习后防工作,如救护伤兵、收容难民、掩埋死亡、灌输民众防空防毒等战时常识诸法,各各随宜尽力为要。”
自此全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太虚大师随政府进入后方,从事长期抗战护国卫教运动,直至三十四年(1945),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土重光。
僧伽救护队之成立
民国廿一年,太虚大师在潮州讲“佛法与救国”。佛法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及地藏菩萨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说明佛法为积极救世的精神。
民国二十二年五月,时日本军阀又侵犯榆关、热河,国难日深一日,太虚大师乃于上海永生无线电台,播讲“佛教与护国”。同年大师诸多信众弟子普仁(余乃仁)、普勇、普德,商请大师,拟创组“青年佛教护国团”,于是大师乃呼吁“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定名为“佛教青年护国团”,根据佛教护国原理,团结全国佛教青年,实行护国的工作。其主要则为从军抗战,部份则捐助,及组救护队、慰劳队、运输队等,这是日后佛教救护队的先声。
二十五年,中央训练总监部,令各地僧侣,编入壮丁队受军训。这时,僧伽应否服国民兵役问题,颇为各方所争论。僧伽既属国民一份子,自有服国民兵役义务,唯僧伽既然已经出家,奉行佛陀慈悲教义,要其赴前线杀敌,显又违背佛教教义,况救国之道,不限于一端。太虚大师又上电二中全会,并函请训练总监部杜(如心)教育处长,转呈唐(生智)总监,请一律改僧尼为救护队训练,以符佛教宗旨。嗣得杜氏覆函,得以四项变通办法办理,兹录杜处长原函于下:
“太虚法师道鉴:昨奉大函,敬悉一是。关于僧道受训一事,本部业经顾虑事实,缜密研讨,规定变通办法四点如下:
(一)僧道受训得单独组织。
(二)训练服装,得用原有之短僧服。
(三)前两项如认为无须而愿照一般在俗参加者,亦听。
(四)僧道受训后之编组,不列入战斗部队。
以上四点,与尊兄虽稍有出入,而迁就事实之用心,已无二致。法师领袖全国佛教,尚希善为倡导,树之楷模,务使全国僧众,对兹非常时期管教养卫之训练与义务,不甘后人,是所幸甚。端此奉复。顺颂道安。杜心如谨启。七、二十二。”
自此,全国各省县市佛教僧侣,纷纷组设僧侣救护训练班,苏、浙、皖、上海、南京,首先实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