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理循的贡献 为什么有莫理循大街
莫理循的贡献是什么
莫理循是一位身高将近一米九,身体健壮的澳大利亚人,他在中国一共生活了二十多年。莫理循对于中文并不太懂,他能掌握的中文词汇总共超不过三十个,但莫理循可算是半个中国通。1894年,三十一岁的莫理循人生第一次踏入中国,没想到这一来,他就有了莫理循这个正式的中国名字。在中国莫理循的贡献很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莫理循与孩子的合影
莫理循作为一名记者,他利用《泰晤士报》向西方世界客观公正的报道了北京“义和团事件”揭开了整个事件的起因,使中国走出了舆论迷雾。甚至利用《泰晤士报》的版面,遏制俄国运动,促成了“日俄战争”。莫理循不是中国人,但是他在中国几十年时间对中国贡献很大。
莫理循在与端纳合作的时候,他取得了日本与袁世凯秘密签约的密件,并把内容泄漏给外部,公开了日本想灭亡中国的阴谋。他还想中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协约国”胜利后,中国可以参加“和会”要求废除与战败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莫理循的贡献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家都有目共睹,他在《泰晤士报》里的时候努力的向西方国家夸赞袁世凯,但是身为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又极力反对他称帝。莫理循在巴黎和会上他努力为中国代表团拟公文,修公文底稿,甚至和会上他还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莫理循在中国生活了那么久,是中国近代史上很多重要事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
为什么有莫理循大街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众所周知,这条街还有“中华第一街”的美称。早在清末民初的时候,王府井大街被称为“莫理循大街”,当时这条街在来华外国人中特别出名。在1949年之前,王府井大街店铺的墙壁上还刻有“莫理循大街”的英文路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路牌呢?
北京王府井大街图
因为当时这里住过一个名叫莫理循的澳大利亚人,他当时就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莫理循这个人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然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街道以他的姓名去命名了。莫理循当时是英国《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后来因为才华出众,在1912年又被袁世凯看重,成为他的政治顾问。莫理循对中国的政治和周边的一些局势非常了解,同时他与中国近现代史和北京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后来有人称他是“北京的莫理循”。
莫理循在澳大利亚人眼中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澳文化交流先驱”,为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从“北京的莫理循”和“莫理循大街”这些称号中可以看出莫理循与北京的渊源是十分紧密的。根据一些历史资料中记载,莫理循曾经大部份时间都居住在北京,并且在北京拥有自己的住宅。后来在文章《王府井变迁》中有说到,在民国时候袁世凯曾下令将王府井大街改名为“莫理循大街”,但当时很多北京百姓并不同意。但在窦坤博士的信中又提到,王府井大街历史确实曾被称为“莫理循大街”。
莫理循中国西北行记录了什么
莫理循是一位澳大利亚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医科,他不仅是一位优秀有记者,同时也是一位好作家。《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是莫理循的作品,这本书于2008年在中国福建省下面的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莫理循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学的医科,真正的职业是记者,而业余又是位成功的作家。《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这本书总共有两册,这是一本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图书,主要记述的是莫理循一个人西北旅行的所见所闻。
莫理循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