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读书的故事

郑板桥,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他是我国古代清朝时侯的著名诗人画家,传闻他长相普通但却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关于郑板桥读书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有听说过,因为郑板桥读书这个故事本身有着很大的励志意义,因此被写成课文编入了小学的语文教材之中即大家所熟知的《郑板桥读书》。

郑板桥图片

郑板桥图片

据说郑板桥在很小的时候就跟在他的父亲身边学习,但是由于他资质平平,甚至可以说是天资愚钝,因此并没有老师愿意教授他。可以说儿时的他没有一点超乎于常人的地方。不过他虽然没有出众的头脑,但是他愿意努力刻苦的学习,并且能不时的激励自己,在学习的时候能够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渐渐地他的学识越来越丰富。在后来的时候还相继考上秀才、举人、进士。而《郑板桥读书》这篇课文就是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郑板桥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才能的人不是天生的,他是需要后天的不断积累而成的,一个人就算有着奥德再聪明的头脑,但是如果你不后天努力的话,那么也只会成为伤仲永那样的人,但是只要你肯努力,那么就算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可结局也不会太差。学习的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学习的成就并不一定要天资卓越,但必须踏实上进。当然了,要想学的好,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

郑板桥原名是什么

郑板桥出生于公元1693年,在1765年去世。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 ),燮在古代是协调、调和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释为成熟。这个名字可能是家人希望郑板桥的出生能协调天地,或者期望粮食成熟。

郑板桥画照

郑板桥画照

郑板桥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前期卖画为生,中期为官,后期还是靠卖字画为生。板桥是他的号,是现在的江苏省兴化县人。郑板桥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年间的进士。

郑板桥为官非常注重百姓,对百姓的疾苦非常关心,所以他为官不为财,不为利,只是踏踏实实的为老板姓办事,调和百姓之间的矛盾,这也印证了郑板桥原名郑燮的含义。

郑板桥在为官上并不热衷,但是他为官绝对清廉自守。而为郑板桥带来巨大名声的,不是他作为清官,而是他作为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成就。郑燮是清朝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书画作品非常受人们的欢迎,经常有人上门求字求画,尤其是在他晚年更是如此,那时候郑板桥已经声名远播,所以找他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郑燮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有自己的品格,并非常欣赏竹子的品格,他也经常用此来激励自己或展现自己的精神,因此在他的画作中竹子也成为最常出现的植物。郑燮还是一位有名的怪人,是当时的扬州八怪之一,但是他虽然性格怪异,却不能掩饰他的正直,所以才深受百姓的爱戴。

郑板桥喝茶的趣事

在民间有一则关于郑板桥喝茶的趣事,充分反映了郑板桥的性格特点。传闻,有一天,清代著名的画家郑板桥来到集市上的一家茶馆准备喝茶。

郑板桥像

郑板桥像

老板一瞥,看见来客是个普通的小老头,就随随便便地说了一声"坐"算是招呼吧,然后转头又对伙计叫了声"茶"就算让伙计上茶了事。这郑板桥也只是自己在那坐着饮茶欣赏店里的几副字画。然后老板见板桥在欣赏字画,心里估计这小老头一定是个文化人。于是就改口对板桥说"请坐",而后扭头对司茶的伙计叫了声"泡茶"。过了一会儿,店里有认识郑板桥的人见是板桥,就高声喊到:板桥先生,板桥先生!老板这下才知道这个看上去普通的小老头就是鼎鼎有名的郑板桥。于是立马迎上前去,不停地对郑板桥说:请上坐!请上坐!又扯着嗓子叫伙计说:泡好茶!泡好茶!郑板桥也毫不客气,领了老板的情,坐了上座,饮了好茶。等到板桥临走时,老板拿出纸笔,想请郑板桥留下墨宝。郑板桥也是一口答应,提笔为老板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座

茶泡茶泡好茶

郑板桥喝茶所写这副独特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店老板对"穷人"的鄙视,还有对有身份的人的势利趋附。这也同时从侧面反映了无知,落后会受到鄙视的客观事实,同时鞭策大家,积极努力,奋发向上,做别人眼中有身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