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的全过程是怎么样的

唐僧取经出自吴承恩所编著的小说《西游记》。书中记载,唐僧俗家名陈祎,也有一乳名,名唤江流儿。唐僧还是唐太宗的义弟,在当时是得道高僧,佛法造诣极高。唐僧在佛法上悟性极高,后为了传播佛法,决定西天取经,学习大成佛法,普渡众生。

《西游记》剧照

《西游记》剧照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遇到不少妖怪,一路上斩妖除魔,经历了不少劫难,唐僧乃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之躯,屡屡遇险,幸而几位徒弟帮助保护才回回化险为夷,最终到达雷音寺取得真经。

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本是无父无母的石猴,后机缘巧合下被菩提老祖收为徒弟学习万千法术。在龙宫得了一身铠甲,一根如意金箍棒,使的得心应手,好不威风。孙悟空生性顽劣,在经历大闹天宫后被镇压五指山下,后被唐僧收为大徒弟带在身边一同取经;二徒弟猪八戒,本是天庭天蓬元帅,后因酒后失德,被贬凡间投错了胎成了猪。后来在抢去高小姐时被孙悟空打败,被唐僧收为二徒弟;三徒弟沙悟净乃是犯了错的卷帘大将,在流沙河旁被唐僧收下,做了唐僧的三徒弟,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发生了很多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等。

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出发,全程全部是靠步行,没有依仗徒弟们腾云驾雾的本领一步一个脚印的前往西天。 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四人都被如来佛祖封赏。而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并且一直在为弘扬佛法做贡献。

西游记中的唐僧墓在哪里

唐僧墓位于洛阳偃师市唐僧寺村西北处约两百米处。唐僧,即是唐玄奘,他俗姓陈名祎,他是唐代有名的高僧,还是法相宗的创始人。在贞观元年,他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之间存在的分歧,独自一人西行五万里,来到印度求取真经。

唐僧墓

唐僧墓

唐僧墓的墓冢呈覆斗形状,而且在墓地周围种着桂花树,一幅生机盎然的模样。唐僧墓位于洛阳偃师市缑氏镇唐僧寺的西北处。缑氏镇,是因为在春秋时期这里曾是周灵王的缑姓皇后的诞生地,故而得名为缑氏镇。缑氏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曾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原革命的红色摇篮和革命圣地,一直以来缑氏镇都有着“小延安”的美称。缑氏镇还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的出生地,武则天之子李弘的唐恭陵也在此地,此外玄奘寺、灰嘴遗址和刘国古城等等名胜古迹。

唐僧寺在偃师市缑氏镇也是非常有名气的存在。据说在玄奘九岁的时候,他常常跟着家人来灵岩寺听经,后来他被收为俗家弟子。之后为了纪念玄奘,灵岩寺便改名为“唐僧寺”。在唐僧寺的西北墙外就是唐僧墓了。然而,在玄奘“西天取经”成名之后,当地人们为了弘扬玄奘的慈悲和大善大德,便再次将唐僧寺改为“兴善寺”,旨在倡导百姓多做善事。

唐僧寺可谓是几经枯荣,它昌盛过,也衰败过。到了近代,所谓的唐僧寺剩下的只是殿颓碑残,连唐僧墓也是墓塔破败。海法老和尚知道深知玄奘法师的历史地位,也知道唐僧寺的历史价值,他目睹着破败的景象,很是叹息,便发愿要重修唐僧寺和唐僧墓。

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特点分析

《西游记》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都是十分鲜明,像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太上老君的清静无为,那么作为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角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特点又是怎么样的,他们性格会有重合么?

唐僧师徒四人

唐僧师徒四人

要问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特点有没有相似之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他们师徒四人的性格都是非常鲜明的,都是不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