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人民抗日大事记 (2)
是年秋,滇缅铁路工程处在昆明成立,后改名为“滇缅铁路工程局”。并将全部分为两段:祥云清华洞以东为东段,以西为西段。勘测工作自1938年8月开始,次年4月大部完成。1938年12月25日,滇缅铁路东西两段同时开工,各地征用民工10万人。1942年4月,日军经泰国侵入缅甸东北部,继续入侵腾冲、龙陵、铁路施工无法继续而被迫停工。到停止时止,全线累计完成土石方任务的56%,隧道52%,净跨之和在20米以上的桥梁45%,还铺设昆明南站至安宁铁轨35.16公里。1942年6月,为日军入侵,将已成路基多处和部分桥梁破坏。
秋,洱源县牛街人杨弁(杨焕章),1905年生,1930年参加了红军。编入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40年秋,在左权将军的指挥下,参加了“百团大战”连续作战4个月,摧毁了大量敌堡、据点,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1942初,日本侵略军接连向晋东南根据地发动“总进攻”;调其精锐部队,不断对八路军所在地辽县麻田镇清漳河进行“铁壁合围”、“捕捉奇袭”;5月25日,跟随左权将军担任掩护八路军总部机关及群众转移的任务,在与日寇的反复厮杀中壮烈牺牲。
12月1日,鹤庆成立战时宣传委员会,负责战时动员和地方武装以及民兵的组建工作。
12月19目,邓川县,洱源县为支援抗日救亡运动,将劝募救国公债共计80000余元斛汇上交省劝募委员会,后又购买公债80000余元。次日,县政府转发省征字872号训令,要求全县各区保“按成年男子数目比例分配本县共8000余男子中征调壮丁80名,由县征兵委员会送往各保遴选”。于后,80名新兵补充60军。
冬,剑川县白族青年张子斋,离开主办《云南日报》副刊《南风》的工作岗位,由昆明赴延安进入军政大学学习。
是年,下关发生霍乱,初从保山传入下关,继后沿公路传播到昆明(因具体数据无法查找)。
是年,在国民党军队中工作的蒙化人余卫民(徐克崇),因不满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奔赴延安参加抗日队伍。随后,在昆明、重庆读书的蒙化青年苏中华、左启先也先后奔赴延安,参加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使蒙化县人民受到教育和鼓舞。
1938年
1月,修建云南驿飞机场,至同年5月竣工。
春,鹤庆县进步学生唐纬勤(杨光远)从昆明革命圣地延安。
春,蒙化县进步青年徐克权(建国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时名徐云),联合蒙化县旅昆回蒙化学生和爱国人士,和束嘉猷共同组成“蒙化青年抗日宣传队”(简称青宣队),在蒙化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许多中小学生和教师参加了青宣队,队员发展到200余人,各区还组织了青宣分队。青宣队团结五指爱国知识分子、商人、开明人士,成立了“蒙化县民大会执行委员会”举行了约3000人的抗日示威大游行,并以县民大会执委会的名义提出:蒙化县人民一致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组成宣传队赴蒙化南区等地进行抗日宣传。
春,宾川县人万国祥(万国光)在昆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昆明中华小学,镇南(华南)师范等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进行革命宣传。后任洱源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滇西工委机关报《滇西北日报》社社长。
1938年初,设在中原地区的国民党中央空军军官学校初技班从洛阳迁入祥云县云南驿机场。
3月,剑川县人张子斋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子斋,云南剑川县人,白族。1935年在“一二·九”运动影响下,主办云南日报副刊《南风》,撰写评论文章和杂文,抨击时弊,宣传抗日救国,传播革命思想。1937年冬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调到重庆《新华日报》任编辑。1941年初,受南方局指派,张子斋回到云南,由南方局直接联系,做滇军、文化界的统战工作。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里,他影响、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加党领导的“一二·一”运动,写了大量揭露国民党的文章。
4月间,在国民党云南军队中服役的云龙籍士兵100多人,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其中60军1088团三连全是云龙人约70人左右,
是月,云南六十军参加抗日,在台儿庄战役中阵亡的凤仪人计21名(采访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