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综述(七)
第三:粟裕指挥了两个抗日经典战役:车桥战役和高邮战役
下面回顾粟裕的抗日经典。
第一个经典战役是今年是新四军第一师(管第六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粟裕担任车桥战役总指挥70周年纪念。2010年09月01日新华网《抗日传奇:抗战英雄将领和他们指挥的经典战例》专门刊登了粟裕司令1944年3月5日指挥一师部队在淮安县车桥镇打了一场大战役,共歼灭日军大佐以下465人(内俘24人)、伪军483人(生俘168人),创造了新四军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辉煌战绩。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车桥战役的捷报传到延安,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新四军收复车桥的消息,赞扬这是“以雄厚兵力”打的一个“大歼灭战”。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祝贺这一胜利的社论。车桥战役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毛泽东评价粟裕说:“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在延安的新四军军长陈毅向新四军发出嘉奖电。粟裕评价车桥战役是苏中抗日斗争形势的转折。粟裕也作为抗战名将闻名遐迩。八路军总部发布公报说,车桥战役,在抗战史上,是1944年以前我军在一次战役中俘日军最多的一次。日本东京大本营也承认,车桥战役,标志着新四军反攻的开始,日军从此向下坡滑行。此次战役是抗战以来新四军在华中地区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揭开了华中地区战略反攻的序幕,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总指挥粟裕也作为抗战名将闻名遐迩。粟裕以大兵团作战方式胜利实现华中抗战以来歼灭日军最多的第一次战役。新四军歼灭日军最多的第二次战役也是粟裕创造的。
第二个经典战役是1945年12月19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指挥高邮战役的胜利,历时8天,共歼日军岩奇大佐以下1100余人(内俘虏900余人),伪军第42师师长王和民以下4000余人,缴获各种炮80余门,轻重机枪200多挺,步枪6000余支。创造了抗日战争中新四军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纪录,是新四军建军以来最大规模的对日打援攻坚战,给了拒降的日伪军以“最有力的教训”,而它在抗日战争史上也具有多重重要意义。从日寇手中解放了最后一座城市,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高邮战役保卫了苏皖边区,保卫了华中解放区。高邮战役打破了国民党军队沿运河北上分割华中的企图,使原来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等解放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完整的华中解放区。高邮战役的胜利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邮战役的胜利为粉碎国民党军向华中解放区的进攻作了重要贡献,奠定了解放战争苏中“七战七捷”。它是中共抗日战争的收官之战——中国共产党正式抗战要从1937年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始。中国共产党第一场对日大规模的战斗是八路军发起的平型关战斗,最后一役则是新四军发起的高邮战役,而高邮城也成为全国最后一个光复的县城。它是俘虏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高邮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战中俘虏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共俘日军931人。平型关战斗虽然取得了较大战果,消灭了1000多日军,但是没有俘虏到日军;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歼灭日军25000多人,但俘虏的日军只有200多人。它是粟裕参谋长1934年7月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对日军作战的收官之战:高邮落日。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在高邮,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1000余人和伪军第42师5000余人拒不缴械。为把高邮城从日伪手中解放出来,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决定发起高邮战役。是年12月19日,我军在南北40公里、东西20公里的地域内,对高邮城发动了全线进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将军命令陶勇纵队在6天之内攻克高邮城,由原3旅7团改编而成的64团受命攻击北门。当时高邮三面环水,城高墙厚,日伪军扼运河咽喉,凭险固守。12月25日夜,我军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冒雨发起了总攻。64团战士迅速从城西北角登上城垣,与日军白刃格斗。26日凌晨4时,该团攻进日军城防司令部,迫使日军全部投降。
第四:粟裕参加了三次抗日先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新四军先遣支队、新四军苏浙军区开辟江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