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淝水之战:前秦士卒抢渡淮水时淹死15000人
淝水之战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当时。氐族占据了陕西关中一带,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前秦政权。357年,苻坚自称为大秦天王,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使前秦的国力很快强盛起来。随后,苻坚又将前燕、前凉、代国一一消灭,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在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占有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这样,就形成了秦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382年。苻坚大会群臣,商讨对东晋用兵之事。许多文武官员都不同意出兵,无奈苻坚一意孤行,并于第二年亲自率领前秦军队大举攻晋。
为了抵抗前秦大军的进犯,东晋谢石、谢玄等率兵8万抵抗。他们首先出奇兵,在洛涧(安徽怀远县境)大破前秦的先头部队。前秦兵士大溃败。士卒在抢渡淮水时淹死15000人。前秦军队退到淝水西岸,而晋军进驻淝水东岸,两军隔河对峙,准备进行决战。苻坚和他的弟弟苻融登上寿阳(今安徽寿县)城楼眺望,看到晋军旗帜鲜明,阵容严整。又向北远远望去,见八公山上密密层层的草木,看上去好像都是人形,以为全都是晋兵,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与害怕。苻坚对苻融说道:“谁说他们人马少啊?这些也是劲敌呀。”急忙下令前秦军队,严守淝水西岸,不许出击。
淝水之战最终东晋胜利而告结束。从此以后,北方陷人混战状态,而东晋则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