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档案:日特组织潜伏人员
1939年春,整个连云港地区沦陷后,日寇随即在新浦、海州驻扎了宪兵队,并建立特务情报机关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紧随日军侵略步伐的,还有日本的商社和金融机构,也迅速在占领的地区成立。日特情报机构利用这些公司单位作为秘密情报据点,指令汉奸从事各种情报搜集。其中家住新浦的赵文浦、赵玉浦两兄弟就是以日本商业机构业务人员的身份为掩护,从事情报搜集,并在日本投降后,接受特务组织安排“潜伏”任务。
解放后,作为国统模范区的连云港地区,有多少敌伪组织,特别是日寇时期具体有多少组织、多少汉奸特务及潜伏人员,并无确切资料查证,都是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持续不断的工作中,一点点挖掘,一个个揭开。
而揭开本文赵氏兄弟及多名日特潜伏人员多年前的汉奸生涯,还得从解放10年后,山东威海市公安局给时称新海连的连云港市公安局发来的一封查证信函说起。
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10周年。虽然每年都举办国庆阅兵,但这一年是首次“逢十大阅”,规模远超过此前任何一次。这也是毛泽东主席的最后一次阅兵,此后由于国庆典礼制度变化等原因,他再也没有登上天安门城楼进行阅兵。
“大阅”之年,早做准备是自然的了,而其中做好国庆安保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公安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解放后最大规模的针对特务机关间谍活动的调查行动。新海连市公安局自然也不例外,从当年2月15日开始,组织民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这一专项行动。
就在这项工作开展没多久,山东威海市公安局给新海连市公安局寄来一封查证信函,称曾在新浦“同和油坊”、“三友洋行”、“锦丰号”等日本商业公司工作过的赵文浦、赵玉浦两兄弟,1958年10月,因被群众举报曾向住青岛的日本特务铃木七郎提供情报继而被威海市公安机关抓获,后铃木七郎被驱逐出境,赵氏兄弟被逮捕。经审查,二人交待曾在日本投降后接受日本特务组织安排“潜伏”任务。信中,威海警方请求协助查找与赵氏兄弟共同接受潜伏任务的孙明哲、隋长安等嫌疑人员下落及当时的相关情况。
信函中附两兄弟情况介绍:兄长赵文浦,又名赵存仁、赵础,1916年生,初中文化。1934年下学后随其父亲赵镇南在新浦、青岛学做生意。1938年7月至1941年11月,先后在新浦日伪维持会、伪东海县公署及苏北公署(淮阴地区)税务局第一分局任会计和会计股长。1942年至1945年初分别在新浦的日本“三友洋行”和“同和油坊”担任业务员,私下搜集经济情报,服务日寇侵略者。1945年日降时,接受潜伏任务,并领取20两黄金和400尺花洋布作为活动经费。
弟弟赵玉浦,1918年生,初中文化。原在青岛德星路德茂布庄任经理,该布庄系日寇宪兵队经济班所设的特务据点。后来到新浦任“三友洋行”的分公司“锦丰号”经理,在此期间,除了为日军收购粮食,同时与赵文浦、孙明哲等人勾结从事特务活动。日降后接受潜伏任务,并领取照相机一台,日特训练全套技术教材一套。同样也领取活动经费20两黄金和400尺花洋布。
这个时候,接到这样的查证信函,可以想像市公安局领导有多重视。时任市公安局局长的王儒现亲自抽调政保科、刑警科民警成立他亲任组长的专案组。专案组分成4个小组分头进行调查。其中一组民警围绕赵氏兄弟过去在新浦期间有过关联的人员进行调查走访;二组民警赴威海市提审赵氏兄弟,详细审查日寇在连云港的特务组织情况;三组、四组民警分别对赵氏兄弟供出的孙明哲、隋长安等几名主要嫌疑人员进行调查,这两组的孙曰强、周凤普、马洪贵等民警辗转江苏淮阴,山东烟台、青岛,北京以及东北三省的5个市县,用近一年的时间,终于掌握了孙明哲、隋长安的犯罪事实。因将在别的篇幅中介绍,在此不多赘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