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宋时期宋金两国澶渊之盟的影响是什么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在檀渊城展开激战,而后,在双方共同的议和意愿下签订了“檀渊之盟”,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宋辽军事冲突,为两国带来了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这便是澶渊之盟的影响。

澶渊之盟图片

澶渊之盟图片

虽然要以岁贡为代价,然而能够换得边境的长治久安,对宋真宗来说,当然还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由于澶渊之盟的影响,宋辽两国暂时不再兵戎相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两国领导人都松了一口气。

自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两国间百余年间没有再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边境恢复和平之后,两国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据说在这一时期,两国通使殷勤,宋辽之间外交活动多达三百八十余次。不仅如此,辽国发生饥荒时,宋朝曾主动提供赈灾帮助,而宋真宗崩逝后,辽国朝野亦举国致哀,以示恭敬。

很难想象,曾经将彼此视为心腹大患的两国,竟因一纸条约而缔结为“友好邻邦”,若说澶渊之盟的影响果真有积极之处,大概也在于此。

然而北宋朝野亦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到了澶渊之盟的消极影响,比如王安石等维新变法派认为签订澶渊之盟后,宋朝君臣忘战苟安,重文轻武,完全忘记了自宋太祖时代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壮志,导致大宋国力日弱,民风日益萎靡。对此,后世史学家亦颇有同感,毕竟澶渊之盟是宋真宗为了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向强敌妥协的结果。

北宋时期的宋辽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

澶渊之盟是在北宋真宗年间与辽国签订的盟约,从澶渊之盟的内容来看,虽然北宋做出了很大让步,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北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换取了北宋百余年的和平,为开创仁宗盛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澶渊之盟画像

澶渊之盟画像

公元1005年,北宋朝廷先后派遣王继忠与曹利用前往辽国进行谈判。同年1月份,北宋与辽国签订合约,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内容共有四条,都是围绕双方的安定而展开的。澶渊之盟的内容之一就是北宋和辽国是兄弟国,因辽国君主辽圣宗年幼,所以北宋真宗为兄长。其次,北宋和辽国以白沟河为分界线,双方都要在此撤兵,如果以后有越界的盗贼逃犯,双方都不能藏匿。

除此之外,北宋和辽国还规定,不能在边界修城。澶渊之盟的内容之三是北宋每年向辽国提供岁币,即银十万两,绢二十匹。第四,北宋和辽国决定在边境设置榷场,以方便两国贸易往来,加强民间交流。从澶渊之盟的内容来看,虽然北宋每年要向辽国进贡岁币,但作为一种妥协的方式,北宋用岁币换来了两国百余年无战事的友好局面。

自从澶渊之盟建立之后,两国依照盟约内容进行活动,从积极方面来说,促进了宋辽两国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后来有史学家评论澶渊之盟的内容说,它影响了中国整个历史。

北宋时期著名的盟约澶渊之盟的签订双方是谁

檀渊之盟是历史上签订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合约。它除了本身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之外,结合檀渊之盟的背景以及影响来看,檀渊之盟的双方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说的话题。

澶渊之盟画像

澶渊之盟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