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渡烈士 义勇军进行曲原型的指挥官
以张竞渡最早率领的抗日义勇军为代表的东北义勇军部队,即为聂耳、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型。
抗日英雄张竞渡烈士(1904--1932)辽宁省开原县人。黑龙江步兵暂编第2旅旅长。2015年8月24日,入选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张竞渡照片
张竞渡简历
张竞渡烈士是辽宁省开原县人,奉天讲武堂步兵科第五期和北平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1930年调至齐齐哈尔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公署卫队团,任连长和营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嫩江桥抗战,率卫队团三营官兵在江桥北岸的大兴迎敌,先后阻击了日本侵略军多门师团及浦木师团,首战告捷,晋升为团长、旅长。1932年初冬,指挥拉哈战役后,不久,被俘殉国。
张竞渡平生经历
张竞渡(1904.12-1932.12),字仲楫,辽宁省开原县人,先后于东北讲武堂第五期步兵科,陆军大学第八期正则班毕业。原任奉天督军署中校参谋,1931年初任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省公署卫队团三营营长。
1931年9.18事变后,在江桥抗战中为前沿阵地指挥官,率黑省卫队团在嫩江桥北岸大兴抵抗日军。后升任上校团长,率部驻讷河,始终坚决主张抗日。1932年7月任抗日救国义勇军总司令(辖一个支队,步、骑、炮兵团及工兵营等一万余人),设司令部于嫩江万源达。1932年9月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报请南京政府任命张竞渡为步兵第二旅少将旅长。
1932年10月,张竞渡率第二旅反攻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指挥拉哈战役,围歼日军拉哈守备队。后响应苏炳文海满抗战,任东北民众救国军第四旅旅长,联名通电全国积极抗战。同年12月海满抗战失利后马占山、苏炳文等退入苏联,张竞渡留守黑龙江。此时抗战形势已极为困难,为争取更多抗日力量,张竞渡前往会见伪旅长贾金铭以商议共同抗日,却被其暗谋逮捕送交日本关东军。在被囚禁于齐齐哈尔日军司令部期间,张竞渡宁死不屈,拒绝了日军的诱降和委任。1932年12月20日被杀害于齐齐哈尔西门外刑场,时年28岁。是抗战中正规军最早牺牲的高级军官之一,1986年民政部追认张竞渡为革命烈士。
张竞渡烈士故事
缅怀抗日英雄张竞渡
1932年10月与苏炳文等通电中外,组建东北民众救国军,奋起抗日。后率部反攻已经沦陷的省城齐齐哈尔,转战嫩江、讷河、莫力达瓦、甘南,冒日军六架飞机疯狂轰炸仍连克数镇,掀起了继江桥战役后又一股抗日救国高潮。12月中旬在齐齐哈尔前哨重镇拉哈率部围战日军十余日,将日军守军小泉联队精锐全歼,一度攻克县城,后4000日军与大部伪蒙古骑兵赶来增援,所部终因腹背受敌而撤回嫩江,东三省至此基本全部陷落,东北军最后一次重大的抗日斗争也就此中止。
其后未随马占山、苏炳文等部退入苏联,抗日决心毫不动摇,留守嫩江一带整训义勇军队伍以备再战。伪黑龙江省长韩云阶等多次派特务暗杀张竞渡均未成功,便利用叛国投敌的伪第四旅旅长贾金铭以采取联合抗日行动为名将只身前往讷河会谈的张竞渡武装“护送”至齐齐哈尔,后逮捕交与日本关东军。日军尊其气节,驻齐的十四师团长松木直亮亲自来见,据关东军司令部的指示先后用大包黄金和伪满洲国陆军中将等高官厚禄相诱,张竞渡严词拒绝,在狱中面对日军的多般利诱、逼迫宁死不屈,决以己血唤起抗日国人,同年冬于齐齐哈尔西门外壮烈殉国。刑场上拒绝下跪,在冰天雪地中书下“义勇抗日”,直面枪口傲然就义,时年仅28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