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的作品 辜鸿铭故居在哪现在还在吗
辜鸿铭的作品有哪些
辜鸿铭先生的作品主要是写作方面的作品。包括他自己的原创作品,也包括他的翻译作品。
辜鸿铭剧照
首先是他自己的原创作品。由于辜鸿铭先生知晓多国语言,而且他在外国人中的口碑也很好,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会以英文版发表在其他国家的一些报纸上,将这些报纸上的文章进行整合便成为了书籍。如,《尊王篇》这本书籍,便是他自义和团运动之后发表在日本刊物上的文章的集合,它出版之后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还有他为了纪念某些人物而写的,例如,《中国牛津运动故事》是他纪念张之洞而写的。另外,还有他用于向西方宣传自己国家文化的作品。例如,《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便是代表作,它是1915年在北京出版的。他的作品在国际上被认可的程度很高,甚至被其翻译成其他语言,用于学习。
然后就是他的一些翻译作品,包括将中国经典的古书翻译成为其他语言,还有将其他语言优秀的作品翻译为中文。将中国四书中的三本以及其它一些经典翻译成为英文、法文等多种版本,例如,《中庸》、《诗经》等,并将它们推向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而且他会将中国这些经典与外国的经典相结合,这也提高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将外文翻译为中文的,主要就是外国的一些诗歌。以上就是辜鸿铭先生作品的大致概况。
辜鸿铭故居在哪现在还在吗
辜鸿铭故居在柏树胡同,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辜鸿铭故居在一条长长的胡同里面,这个胡同大约有500多米长。当时这个胡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椿树胡同,因为该地原种有一棵椿树,所以便得了这样一个名字。
辜鸿铭故居拆迁前照片
在胡同的入口处可以看见一块牌子,标志着这里是辜鸿铭的故居。但是到现如今,已经找不到辜鸿铭的故居了,因为在现代化的建设下,很多的故居都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以前的资料中了解到辜鸿铭故居,只是其中对于其内部构造并无详细的介绍。另外从毛姆对辜鸿铭故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辜鸿铭居住的地方较为普通,其院落也较为简陋,屋里的家具也较为简单。但是辜鸿铭屋里的布置还是挺精致的,不仅有书法作品,还有许多用于装饰的东西。从辜鸿铭屋内的布置来看,他本人是很有品味的,不因是陋室就忽视屋内的装饰。
另外从一些档案来看,辜鸿铭故居在柏树胡同的南段,占地面积约有130平方米,其整体建筑较为简陋,一眼看过去就是几间连在一起的简单的瓦房。只是到了后期,由于建设的需要,辜鸿铭故居被列入了整顿的名单,所以辜鸿铭故居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只存在于历史中了。
辜鸿铭作为一个出名的能人,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流传,但是其故居已荡然无存了,留给人们的只有他的有名事迹。
毛姆辜鸿铭有什么关系
毛姆辜鸿铭是好朋友。毛姆是英国的一位小说家,他在中国游历的时候,曾与辜鸿铭有过接触。同时毛姆对辜鸿铭的评价还是挺高的,他对于见辜鸿铭一事印象深刻,还专门写了日记。
辜鸿铭画像
在历史上,辜鸿铭也算是一个怪人了,他与世人不同的表现,却让毛姆为之称赞。毛姆辜鸿铭的相见也是颇有意思的,最初的时候毛姆写了一张便条,邀辜鸿铭前来相见,但辜鸿铭对他写的便条置之不理。于是毛姆又重新亲自写了一封信请求拜访辜鸿铭。最终得到了辜鸿铭的回应,答应与其见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