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706/\


安庆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太平军投入数十万兵力,而湘军的兵力也有六七万,数据显示,此战中光是太平军伤亡人数就达到了32000多人。安庆对太平天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陈玉成死守不成被俘虏,而很多人就好奇,当时刘秀成为何不救援安庆呢?

  安庆保卫战死了多少人

  安庆保卫战是曾国藩领导的清军与陈玉成、李秀成领导的太平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太平军最终没有能够守住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西大门安庆,安庆最终被清军攻陷,安庆保卫战战斗进行的非常的惨烈,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庆城外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战斗,太平军死伤惨重,清军也损伤不少。

  1861年5月末,清军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不在军中的机会,集结重兵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发动进攻。一周后,四千太平军守军孤立无援,粮绝,营垒被攻破,湘军未留一名活口。紧接着,清军又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营垒进攻,八千守军粮食耗尽后向曾国荃投降,全部被斩首。

  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8月25日,陈玉成亲临前线指挥太平军对安庆进行救援,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庆城外进行了血战,尸体填平了壕沟,血水将河水染红。太平军与清军死亡不可计数。

  1861年9月5日,清军用炸药炸开了安庆城墙,清军与太平军展开了激战,太平军两万多守城将士全部壮烈牺牲,清军虽然成功攻陷了安庆城,但是也死伤非常的多。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场主要战役之外,在安庆保卫战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战役,只不过激烈程度比较低一些,但只要是战斗都会有死伤。安庆保卫战死了多少人?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安庆保卫战仅仅在主要战役中太平军死亡人数就达到32000人之多,再加上没有计数的,再加上清军的死亡人数,可见安庆保卫战死亡人数应该大大的多于32000人。

  李秀成为何不救援安庆

  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是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个人认为陈玉成是位英雄,不仅仅是从他就义时大义凛然地说“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而是看他平时行军打仗就是一大丈夫所为,有勇有谋,敢作敢当,可惜的是他的合作主是李秀成,这李秀成就是一直都觉得他是个表现很奇怪的人。当然也不是从他后来被擒后有乞求活命的想法,这蚂蚁尚且苟且偷生,何况人嘛,像陈玉成,谭嗣同李大钊这样能做到从容就义的那是万代景仰的模范,是难得的,我们不必苛求多数人能做到。为什么要说李秀成是个表现很奇怪呢?我来慢慢跟你说。

  曾国藩在家丁忧,经各方面的形势逼迫下,咸丰九年二次出山,这时他和胡林翼、左宗棠一起制定了夺取天京上游重镇安庆,然后从安徽、浙江、上海兵分三路挟击天京的战略意图。于是湘军主力全部集中赶往安庆,要攻取这座天京上游城市,以俯视天京,扼住太平天国的咽喉要道。太平天国的人知道湘军要不惜一切力量夺安庆后,也马上开会了,最后由洪仁干策划,洪秀全拍板,由陈玉成、李秀成具体执行,一场太平军屡试不爽的“围魏救赵”的计划出台了,由陈玉成从江北,李秀成从江南两路出兵湖北,去夺取武汉,湘军必然分兵来救,这时再发挥太平军最擅长的大军团大运动的优势,回师攻打围安庆的湘军。

  计划制定好了,下面该执行了,曾国藩一手操办的湘军倒是对老曾的命令言听计从,多隆阿、曾国荃、李续宜、鲍超等一批猛将带各营的兵马齐聚安庆。围城的围城,打援的打援,各就各位。可太平军这执行力明显就太慢了,陈玉成倒是带军出发了,可李秀成却是一拖再拖,等到陈玉成打到黄州后,听到安庆危急,回军支援安庆的时候,李秀成才出发,可他带的兵马战斗力不强,虽有号称十几万,但曾国藩在写给曾国荃的书信中说,只要几千人的部队就可以对付李秀成,当然他的几千兵是指湘军,而不是没什么战斗力的绿营部队。可见李秀成把他精锐全部留在了他的根据地浙江,他带的兵可能全是临时招的,没什么战斗经验的新兵或老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