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奴役残害中国劳工
吉林辽源矿工墓历史展馆内保存的“万人坑”遗址
“昨天在后面的广场上散步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满洲人劳工的尸体堆放得到处都是,其中有的已经变成了白骨。这些尸体被狗当做美食在啃咬着。”
1940年6月,在东宁满铁汽车区的安藤保,在写给日本爱知县安藤松一的信件中,记录下了上述“在国内(即日本)是不可能看到的场景”,但在中国“最近我都看腻了”,以至于“用脚将他们踢飞”。
如今,这段被收录在关东宪兵队司令部中央检阅部《通信检阅月报(6月)》中的文字,连同《月报》的其它内容被公之于世。当年,日军很担心这些事传回日本国内后引起恶劣影响,因此对此信件做出的处理是“没收”。
“这是发现日军奴役劳工的新证据。”负责这部分档案解读工作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陈景彦说,日军在东北修建了大量军事工程,强征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劳工。
东北遍布“万人坑”
1942年,侵华日军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城北龙王庙一带,抢修一座旨在进行细菌武器试验的所谓“陆军医院”。旧址坐落在金州区龙山路1号,即原大连陆军学院院内。其主体工程是一处长约500米、带地下室的多层整体建筑。因为它特别长,当时有“亚洲第一长廊”之称。
负责这项工程的是日本关东军满洲693部队土建事务所。为了完成此项工程,日本侵略者先后从河北、江苏、山东一带及金州、普兰店等地,骗抓了3万多名劳工。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居住条件极为恶劣,大多数劳工患了浮肿病。对于患病的劳工来说,最可怕的是被送进“病号房”,因为这里没水、没饭、没药,只有等死。幸存劳工宋茂喜回忆,1943年6、7月间死的人最多,每天都有三四十人,6月有一天,竟从里面抬出了103具尸体!
从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的三年时间里,劳工们被沉重的劳动、野蛮的毒打、饥饿等折磨致死的有近万名,全部被抛尸于龙王庙周家沟附近。抗战胜利后,后人在挖掘中发现此处尸骨堆积如山。
有史料记载:日本侵略者侵占北票煤矿期间,在掠夺走煤炭8422426吨的同时,残害致死劳工31200余人,平均掠夺269.95吨煤炭,就有一名中国劳工失去了宝贵生命。
“万人坑”是特殊的历史时代留下的铁证,是中国人民受尽苦难的真实写照。那些保持着张着口、向上爬姿态的遗骸,那些弓着身躯、呈痛苦挣扎状的遗骸,那些被捆着铁丝、带着脚镣或头骨被打漏的遗骸……以他们永远不变的姿势,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东北沦陷期间,日本侵略者掠走的是难以计数的资源,留在东北大地上的则是累累白骨,座座“万人坑”。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地区现有劳工“万人坑”60余处。日本侵略者压迫奴役致死的劳工掩埋地主要有:辽源煤矿万人坑、吉林市丰满万人坑、延吉老头沟煤矿万人坑、通化石人血泪山万人坑、通化七道沟万人坑、大栗子铁矿万人坑等。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万人坑”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和残害中国劳工罪行的历史铁证,亦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国防教育基地。黑龙江省鹤岗东山万人坑位于鹤岗矿务局新一矿,是日本侵华期间抛弃死难矿工尸体的场所,目前已发现4000具矿工的遗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