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投降的真实细节:鬼子剃光头,应钦腰媚骨,岗村没献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陆军上将,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依次签字。
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受降席居中座的是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左为海军上将陈绍宽、空军上将张廷孟,右为陆军二级上将顾祝同、陆军中将萧毅肃。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驻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茂三郎、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7人。盟军将领有美军麦克鲁中将、柏德勒少将,英军海斯中将等。在此之前的8月21日,在湖南芷江,作为日本侵略战争主要战场的中国,举行了中国对日本的受降仪式。
至此,标志二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牺牲和艰苦战斗,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密苏里号和中国战区两个投降仪式的几处细节很有意思,总结起来就是:美军穿便服,鬼子剃光头,何应钦腰有媚骨,岗村宁次没献指挥刀。
在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上,日本投降代表全体都被要求剃光头,以示日本战败,彻底输光。
上图为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但油画经过了艺术加工,某些细节与史实照片并不相符。
投降仪式现场的中方桌子比日方桌子宽大约三倍,中方所坐的椅子为皮包椅,而日方是简单的布包椅。最初中国方面为了避免威胁感,竟然提出采取圆桌签字的方案。但遭到美军方面的强烈反对,在美国政府干涉下,才改为两张方桌的对立形式,与密苏里号受降仪式相仿。
投降书并不是由冈村宁次交给何应钦的,而是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将投降书递交何应钦。何应钦接受小林浅三郎递过来的投降书时,曾弯腰低头。作为中国受降主官的日本陆大毕业的一向亲日的何应钦,对于敌国降将岗村宁次,无论是在公开的受降仪式上还是在私下的接见,都显示出一幅奴颜。此举被后人广泛批评,李敖曾公开撰文:“国民党何应钦的腰有媚骨,有意谄媚日本。“
有专家分析,何应钦低头弯腰,应该是受降仪式的设计细节问题,首先是中方代表的桌子太宽了,接受投降书时会弯腰,其次是没有在地面给鬼子画上定位标志,如果有这个标志,就可以让鬼子稍微远离桌子,这样鬼子将不得不大幅度弯腰递送降书。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并没有传说中的岗村宁次献刀环节。因为当时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规定:“日军缴械时不举行收缴副武器仪式,日军代表正式投降时不得佩带军刀。凡日军军刀,应与其他武器一律收缴,一俟正式投降后,日军即不得再行佩带军刀。很多国内媒体文章曾绘声绘色的描述冈村宁次摘下指挥刀,毕恭毕敬的双手献上军刀,其实根本没这事。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到9月初,新六军2个步兵团由湖南芷江被空运至南京,举行“凯旋还都”入城仪式。当这两个步兵团在进入南京市区时,恰巧与已经投降,去往待命集结地的日军擦肩而过。根据抗战胜利“第一号训令”规定,所有在中国境内投降日军,均应原地待命,移交武器和物资,进入指定集结地点,然后等待遣送回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