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云南金融(下)
(二)富滇银行
富滇银行于1912年2月正式成立,它是云南割据势力所办的一家地方性银行,是事实上的云南中央银行,直到1950年3月云南和平解放才结束,经历了漫长的38年,论时间、论权力,大约只有阎锡山的山西省银行可以与之比拟。因为至少到抗日战争前期为止,富滇银行的实力与影响都比较大。
富滇银行成立时,定资本额为500万元,规定全为官股。实际未曾拨足,仅由省财政司拨给银元8万元,纸币265500元作为基金。到同年7月合计拨款也只有银元505000元和纸币700000元。1914年因资金短缺,曾打算将滇蜀腾越铁路公司股款移作富滇银行资本,遭到铁路公司等反对而未能实现。直到1932年富滇银行结束改组为富滇新银行时,实收资本半开银币亦仅1600000元。论其银行业务,并非如一般资本主义银行一样以存、放、汇为主,而是利用地方割据势力本身的封建军事权力,从事下列活动:(1)滥发钞票;(2)大量铸造各种低成色的硬币;(3)参与和操纵鸦片贸易。
(三)殖边银行
殖边银行应该是云南最早的私营银行,但它又不是单独成立于云南的银行。“殖边银行云南分行……资本总额一百二十万元。概系商股,该分行设于省城,随即设支行于个旧,并设汇兑处于安顺、上海和香港。考殖边银行,创议者徐绍桢、王揖唐、冯麟霈三人,其目标在辅佐中国银行,使对拓殖边疆的金融力量,得以充裕,民国三年(1914年)三月成立,该行股本总额,定为二千万元,总行设于北京,分支行遍布各省。云南分行在系统上属于该行,并对该行推行纸币,但资金则概由本省搜集,系独立的。民十七(1928年)政府勒令结束。”
(四)中法实业银行
中法实业银行较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来云南设行较晚,影响较小,结束较早,此行1913年在中国上海设分行,1918年3月经法国人一再交涉,“乃由军政、财政、银行、外交各主管长官协商,以该行为钦渝铁道之金融机关,且有华股在内,始行认可,该行遂于三月十二日在省城南关外云津街二十号门牌正式开幕”。至四月,该行复有拟照北方及通商口岸成例发行钞票的意图,地方当局再三禁阻。“至民国九年十月,……该行私运纸币十余万元,以印刷品名义报运入口,已被云南府海关查获扣留”。到了“民国十年(1921年),该行巴黎总行投机失败,忽然停业,七月间云南分行奉命停止支付,存款几百万全盘倒帐。当时全城骚动,存户天天向该行争论,八月二十五日并聚众包围该行,又强迫法领事负责退还存款,法领事虽当众承认照办,事后借口该行系中法合办,由法政府与云南政府交涉,所有存款,须由云南担任归还。”中法实业银行清偿各项欠款的工作,直到1931年才告一段落。
(五)东方汇理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直译应为印度支那银行,1875年设总行于巴黎,设分行于越南西贡,1899年在中国上海设分行,以后又设分行于天津、北京、汉口、广州、中国香港等地,中法战争后,云南蒙自辟为商埠,滇越铁路又于1910年建成通车,东方汇理银行即于1914年1月在蒙自设立分行。
从1918年起,东方汇理银行以滇越铁路公司每天收入的富滇银行纸币向富滇银行蒙自分行兑换银元,故意制造银根紧张,纸币贬值的局
面,蒙自分行不得不要求昆明富滇银行总行源源解送现银接济,仅八月至十一月即从昆明向蒙自解送银元三十一万四千元。据统计,1914~1930年,该行由云南运往越南的银元总数达14599297元。
与此同时,东方汇理银行积极入侵昆明,1919年8月,由其买办梁子惠出面,在昆明广聚街三十四、三十五号挂出了“蒙自东方汇理银行办事处”的招牌,1921年7月,未经地方当局核准即派出法籍经理人员正式开业,1931年经当局批准才正式改称为“东方汇理银行昆明分行”。在外国金融机构中,东方汇理银行的影响最深远,其在云南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