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好坏

府兵制和募兵制都曾受统治者的喜爱,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停废。那么府兵制和募兵制的优劣如何呢?

《府兵制》

《府兵制》

了解府兵制和募兵制的优劣,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从国家军费支出上看,府兵制是好的,国家给百姓田地且不用老百姓交税,打仗的时候军户自备军粮打仗。从中央集权上看,老百姓自己有田地,就不用再继续依附强权势力讨生活,所有人都只听皇帝的命令。以上是优点,但是缺点很快就暴露了。这个军籍是强制加入的,还规定不同军籍间不能通婚,导致了很多的逃兵。特别是土地流失严重的时候,府兵制的施行受到阻碍。打仗时还要自备粮草和武器,这使得军户打仗的积极性不高。再就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上战场死伤无数,老兵有作战能力但已年迈,新兵又大多还未成年。如果国家没有足够的土地就无法再继续招募优质的士兵。

府兵制停废已经必然,募兵制就没有这些局限性。只要国家有钱就行,随时可以征兵。募兵制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使一些流民可以选择当兵。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有时候有钱的并不是国家,而是占据一地的藩王。藩王只要有钱也可以募兵,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地方藩王势力强于国家。几百年来最令皇帝头疼的事情就是藩王要造反,因此为了控制藩王势力,皇帝无不时时提高警惕。通过上述的解说,相信府兵制和募兵制的优劣显而易见。

府兵制崩坏原因介绍

府兵制沿袭了几百年,它给统治者带来不少益处。府兵制崩坏原因被很多人议论,并且各有说法。那么府兵制崩坏原因是什么呢?

《府兵制度考释》

《府兵制度考释》

当一种制度不能给统治者带来利益的时候,它就会被停废。府兵制和均田制有紧密的关系,均田制若是被破坏,府兵制就得不到实行,所以均田制的破坏是府兵制破坏的真正原因。

在唐初的时候,国家有很多的土地,就把手里的土地分给百姓。不过发展到后期,随着农民手里的土地不断被豪夺并兼并,国家的土地逐渐流失,这使得均田制不能继续实施。当国家没有土地分给百姓,谁也不愿意白白做府兵。以上是府兵制崩坏原因之一,是最重要的原因。

当打仗的时候无法及时征集足够的府兵也是府兵制崩坏原因。府兵的服役年龄是20岁到60岁,当年长的逐渐失去战斗力且年幼的又没有作战能力的时候,他们在和平年代当当宿卫还可以。若是打仗的话,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当一批人死在战场的时候,国家就需要另一批人前去打仗。由于田地的限制,短期内无法征集到足够的壮兵是府兵制的致命点。

古时人分三六九等,国家实施府兵制的原则是先富后穷,先强杆后弱。因为府兵打仗的时候需要自备粮食和兵器,一般贫穷的人拿不出打仗所需的粮草,更别提自备兵器了,所以这样实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真正打仗的时候,富人都不愿意去送死,所以出现了不少的逃兵。府兵制又受到了进一步的打击,再加上府兵不是正规军,作战能力非常弱,所以真正大战来临时还得靠正轨训练有素的军队。

府兵制的作用介绍

府兵制自建立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帮助统治者扩展了军权、加强了中央集权,那么府兵制的作用是什么呢?

《府兵制度考释》

《府兵制度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