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大战役为何两次发生在荆州这一个地方
三国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不仅耗时长,参战的人员多,而对三国发展的走势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儿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后两次战役都发生在荆州地区呢?除了这两次大的战役,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中小规模的战斗也是连续不断,可以说,从三国早期的刘表开始到蜀汉国灭亡,这儿的战事就一直没有长时间的停顿过。这种状况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官渡之战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秋天,曹操在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后,开始出兵南征荆州的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他的儿子刘琮率领全州投降。曹操在安顿了荆州投降人员以后,率领大军继续南下,目标直指孙权所在的东吴。这时候,刘备已经被打败,益州的刘璋派来了使者,接受曹操的征调,还派遣了士兵帮助曹操征战。可以说,曹操只剩下一个强敌——孙权。换句话说,只要征服了孙权,收复了江东,曹操就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而收复江东这个目的难不难实现呢?本来,曹操要想过江,缺的是水军,可是他在刘琮投降后,却得到了荆州的水军,等于是补齐了这块短板。但是曹操也有不足,用周瑜的话说,是政治上一个不如孙权,军事上存在四个问题。这就是:政治上,曹操虽然是汉朝的丞相,但很多人仍然把他看作是篡汉的奸贼,而孙权依仗着父兄的余威,经营江东多年,已经是可以横行天下了。军事上,曹操即便是内部团结,也只能是速战速决,不可能长时间地和江东较量水军的胜负;何况北方并不是十分安宁,还有西北的马超、韩遂已经成为曹操的后患;曹军的长处在于步兵和骑兵,现在他们舍弃了自己的长处,而想驾驶着战船和东吴交锋,对他们是不利的;现今天气已经寒冷,战马缺乏草料,北方的士兵来到江南水乡,水土不服,必然生病。这四项都是用兵大忌,曹操冒险前来,必然失败。
有了周瑜的这番分析,东吴内部统一了思想,决心和曹操一战。孙权和刘备又分别在鲁肃和诸葛亮的劝说下联起手来,共同抗曹,再加上曹操的兵士真的染上了瘟疫,最终孙刘联军取得了胜利,曹操退回到北方。这场战争的中心战役被称之为赤壁之战。
然而,曹操虽然失败,却并不是一无所得,而是将樊城纳入了自己的囊中,后来关羽发起的襄樊战役,就是和曹操的大将曹仁作战。曹操自己北归后,周瑜和留守在江陵的曹仁作战,最终收复了江陵。而刘备趁机拿下了江南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这样一来,襄、樊以南地区则为孙权和刘备共有,如刘备为荆州刺史,治所在公安(现湖北的公安县),周瑜为南郡太守,治所在江陵,都在现在的湖北荆州市辖区内。《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刘)备。”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赤壁大战,得利最大的是刘备,他不但免于被曹操消灭,还被孙权推荐为荆州刺史,既有了地盘,又扩大了军队。曹操是失败一方,不可能获得多少利益,但曹操也是有失有得,失的是兵士的损失,得到的是樊城这个南下的前沿阵地。赤壁大战是东吴的胜利,但最受伤的也是东吴,不但损失了很多兵士,还在此后不久,死去了周瑜,原因就是在夺取荆州时受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