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防守战:防守作战计划及作战前夕的准备工作
桂林防守作战计划
(一)敌情判断:当时根据情报发现当面之敌有七个师团番号,判断南犯之敌,最多不超过10万人,并判断敌对桂林的主攻方面,将为北门或由伏波山至中正桥头的阵地。
(二)作战任务:坚守桂林城三个月。
(三)战斗序列:防守司令韦云淞,参谋长陈济桓,副参谋长覃戈鸣。第三十一军军长贺维珍及军直属部队。副军长冯璜(战斗前调出桂林),参谋长吕旃蒙,副参谋长覃泽文。
第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及师直属部队,副师长郭少文,参谋长郭炳祺。第三九一团团长覃泽文(由军部副参谋长调充)。
第三九二团团长吴展。第三九三团团长陈村。第一七○师师长许高阳,副师长巢威,参谋长黄济。第五○八团团长高中学,第五○九团团长冯丕临,第五一○团团长郭鉴淮。第七十九军之第七一二团,第一七五师之步兵一营,一八八师之步兵一营,炮兵第六团,十五榴弹炮一连,山炮兵一营,高射炮兵一连,战车防御炮一连。
(四)战斗部署:
1.以第一三一师占领中正桥以北沿河,北门至甲山口地区及漓江东岸,屏风山沿猫儿山至七星岩地区,包括各个小山各个独立据点。
2.以第一七○师占领中正桥以南沿河至定桂门、将军桥、牯牛岭及甲山口地区。
3.两师作战地境为中正桥甲山口相连之线,线上属第一三一师。
4.第七十九军之第七一二团占领德智中学及以西山地(均在城外)。
5.炮兵部队由陈团长统一指挥,将山炮兵各配置一连在北门、南门及象鼻山各附近,榴弹炮及加农炮连配置在皇城及体育场附近,高射炮连配置在独秀峰附近。战车防御炮配属在北门附近。
6.总预备队步兵两个营(第一七五师及第一八八师之各一营)控置在鹦鹉山、孔明台间地区。防守司令部在鹦鹉山岩洞内。第三十一军司令部在孔明台岩洞内。第一三一师司令部在东镇路之猫儿山岩洞内。第一七○师司令部在丽泽门外老君洞附近。桂林守备部队共约3万人。
7.第一三一师的战斗部署:
①第三九二团占领中正桥以北沿漓江至北门之线,特别加强沿河西岸的工事及火网配置。②第三九三团占领北门至甲山口之线并于北门前面各小山占领前进据点阵地构成火网互相支援。③两团战斗地境为北门火车站沿公路至鹦鹉山右侧之线,线上属第三九二团。④第三九一团(欠一营)占领河东屏风山沿猫儿山至七星岩及水东街、沿河之线包括各个小山独立据点。⑤第三九一团之一营(欠一连)为师预备队,控制在师部附近。
(一)粮、弹及副食等,计划屯集三个月用量,当时广西绥靖公署积存在桂林的武器弹药颇多,因疏散不去,大量拿来充实各防守部队,主副食按照部队直接供应,不足三个月,但桂林疏散后民间遗留下来的很多,各防守部队都自行搜掠屯集,足够有余。
(二)城防工事构筑:为了构筑城防工事,成立了一个城防工事构筑委员会,负责计划工事构筑事宜,冯璜和我都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冯对此极为热心,在他未曾离桂林城之前,几乎每天他都约我到各部队、各个山头去督察工事构筑情况。当时的阵地编成及各个工事的构筑,是利用桂林石山地形的特性,构成各个独立性的野战工事,也有一部分半永久工事,除防守外围阵地为第一道防线外,由皇城、独秀峰至孔明台,构成一道向南的外八字第二道防线,准备巷战时,保卫城防司令部、第三十一军部及第一三一师司令部。阵地前都设置障碍物,有铁丝网、鹿砦、木栅、轨条砦,并重点埋设地雷(触发的),但缺乏照明设备。后因为这个缺陷,在战斗中被敌乘夜接近我阵地,偷渡漓江,占领中正桥桥头堡及盐行街负隅攻击,对战斗全局起了极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