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彬:我所经历的东京大审判
“很可惜,当年我从日本带回国的很多资料和照片,现在都找不到了。”时年25岁的高文彬作为中国检察官办事处的翻译和秘书,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东京大审判,现在他却成了在世的唯一一位亲历东京大审判的中方代表团成员。而经历了二十余载磨难的高文彬,也曾想写一本回忆录,但几年前的一场大病也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如今,高文彬关于东京审判的片断回忆已成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从1946年5月3日开庭到1948年11月12日结束,由中、美、英、苏、法等11个国家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历时2年零6个月,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国际审判,又称“东京审判”。这期间,法庭公开开庭800余次,英文庭审记录近5万页,书面证据共43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00多页,法庭用了整整7天才宣读完毕。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内外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设在涩谷原来日本士官学校的旧址,法庭是在一个小高地上,来往车辆要从下面花几分钟开上去,上面是一大块平地。进门口有一个小花园,中央有一个小土堆,土堆中间竖立着一块木制的标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ar East)。花园后面是一座大楼,这里原来曾是日军陆军士官学校,也是日本陆军司令部所在地。当年日本侵华战争的策源地,如今却成了其罪行的审判地,真是历史的莫大讽刺。法庭后面宽敞的地区是练兵场,盟军在这里进行射击训练或者马队训练等。
1946年,押送甲级战犯去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途中围观的民众。
3楼是各个国家检察官的办公室,我就在3楼办公,2楼是法官们的办公室,原则上法官和检察官之间不能接触。向先生的办公室是一大间一小间,我跟朱庆儒秘书在外面大间,向先生在里面小间。朱庆儒是国民政府外交部派来的,不懂英语,也帮不了多大忙,向先生外出或在下面出庭时,我必须守在办公室接收文件、处理公务等,所以一般上午10点以前我不能离开办公室。只有空闲时,我才找机会下去旁听。
审判大厅在大楼一层,是由以前陆军士官学校的礼堂改建的。大厅呈方形,法官席和被告席遥遥相对。法官席有上下两排:前面是书记员或秘书,上面一排是法官席,当中是审判长韦伯,右边是美国法官,左边是英国法官,再其次是中国法官。梅汝璈对这个安排表示不满,因为在日本侵略战争中,中国的牺牲最大、人员伤亡最大、财产损失最大、历时最久,所以把中国放在英国旁边是不合理的,他甚至以脱法官袍退庭来“威胁”。这样僵持了大概1个多小时,韦伯最后还是妥协了,决定按照投降书签字顺序排定法官位置。这样,坐在庭长左边第一位的便是梅汝璈。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被告席上的日本甲级战犯。
26位被告战犯分成两行坐在法庭的另一边,辩护人席在他们的下面。第一天开庭时,那个鼓吹对外侵略的日本理论家大川周明,坐在东条英机的后面,第一天开庭大川使劲在东条的光头上“啪”一下子。东条回过看他,只好苦笑。大川周明还要打第二下,被站在最后的美国宪兵拉住。其他人都面无表情,只有大川周明一个人在“耍”。结果他被送到美国的医院里检查,当时的结论是他精神不正常,不接受审判。本来是28个被告,两个死在监狱里,一个装疯的,实际上受审的只有25个。审判结束后,大川周明还自鸣得意地说自己没有疯,他是装疯的,法院被他骗了。
图为1946年 等候传讯的南次郎(左),接受传讯的大川周明(手执佛经,右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