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一切为了抗战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可歌可泣。同时也是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从严治党管党,持续推进和加强党的建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

  一、抗日战争时期从严治党管党的历史背景及动因

  抗日战争时期之所以要从严治党,与其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及环境密不可分。

  ——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蔓延,严重影响党的团结和统一。早在革命初期,党内就滋生和存在着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主张。红军长征胜利后,党中央立足陕北,这种错误思潮又沉渣泛起,愈演愈烈,有蔓延之势。特别是王明回国后,高谈“两个一切”的“左”倾错误论调,造成党员干部思想一度混乱,而党的正确主张则受到质疑。用毛泽东同志当时的话说就是“我的命令出不了这个窑洞”。此外,“才子佳人”式追求安逸和享乐等非无产阶级思想也趁隙而入,对一些党员干部诱惑很大,严重影响了正确抗战思想路线的统一,产生了不小的消极影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极其广大的国家,党处在这个广大阶级的包围中,我们又有很多数量的党员是出身于这个阶级的,他们都不免或长或短地拖着一条小资产阶级的尾巴进党来。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狂热性和片面性,如果不加以节制,不加以改造,就很容易产生主观主义、宗派主义。”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风气不断滋长和蔓延,致使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党的高级干部,出现了理想不清、信念不坚、思想不纯等突出政治问题。尤其是张国焘叛离革命离开延安后,影响非常恶劣,愈加证明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和破坏党的集中领导与团结统一的严重危害性。

timg

  ——贪污腐败现象开始出现,威胁到党的生存和发展。总体来说,当时党的绝大多数干部是清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是勤政廉洁的。但是,一些贪污腐败现象开始浮现。如:红军干部肖玉璧在转至地方任职后,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八路军团政治委员刘振环,因贪污公款被开除党籍并受到法纪制裁;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议上,严厉惩处了王华亭等6名贪污腐化的干部。此外,在边区政府金融领域,经常发生财务混乱、公款吃喝甚至携款潜逃等严重问题。从1937年至1940年,腐败案件由180余件增至644件,已呈现逐年增加的不良态势。虽然,腐败案件所占案件比重还很小,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却很大,严重威胁着党和边区政府的生存和发展,亟需大力整治。

  ——党员队伍迅速扩大、数量增加,部分党员组织和规矩意识淡薄。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大量吸收农民加入革命队伍。在壮大革命力量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一些新的党员生活比较散漫,不愿意接受党纪党规的约束,不服从组织决定和安排,出现“党的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的不正常现象。由于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党员越来越多,这部分党员从根本上缺乏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敬畏,组织意识非常淡薄,导致违法乱纪之事频发。这就迫切要求党必须执行铁的纪律,特别是要求重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组织和规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