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后人生活状况
沈葆桢故居在哪个地方
沈葆桢故居在福建福州的宫巷内,号码为二十六号。沈葆桢故居最开始建造于明朝天启年间,在数年之间,这所宅子便多次更换主人,直到沈葆桢购买了这座大房宅,对这所房子加以修缮改造,这里便成了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结构为木,四面都是风火墙,做工非常的精细,整体呈流线型,墙头呈翘角状,还有彩色的人像泥塑,花鸟虫鱼鸟兽各类,俗称墙头花。沈葆桢故居的整个院落呈三进三出型,还布有三座花厅。沈葆桢故居是一所典型的表现福州官宦人家宅邸特色的建筑。沈葆桢故居坐北朝南,进门就有一面大屏风,两侧是耳房,绕过屏风便是天井和回廊,沈葆桢故居大厅建造的高大敞亮,是接待客人举办宴席的地方,后厅上方摆放了祖先的神龛。西侧院和大院之间隔了一堵高墙,按照大院的格局平分了三座花厅,开辟了一座小门和大院相连接。现在这所房子就是沈家后人的住宅,是清朝时期福州典型的有钱人家。
在1996年的时候,沈葆桢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沈葆桢故居又成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到了现在这所故居已成风烛残年之势,岌岌可危。福州市的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也将沈葆桢故居纳入保护范围,大力进行修复工作。人们盼望着这座久远的宅子还能长久的保留下去。
沈葆桢后人生活状况
沈葆桢后人中最出名的是沈丹昆,他是沈葆桢第六代嫡孙,父亲是沈祖牟。身为沈葆桢后人,沈丹昆的父亲沈祖牟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后来成为一名新月派的诗人。沈祖牟的诗,最开始只是单纯的追求技巧的精湛以及感情的纯真,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抗日战争爆发后,沈祖牟的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笔下的诗词感情不再纯真,反而变得非常的残酷严峻,处处透露出对国家的未来发展的担忧。
沈葆桢铜像
沈祖牟的儿子,也就是沈葆桢的第六代孙子沈丹昆从小就生活在福州,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的祖母每逢过年都会将集中的祖宗排位拿出来,让大家磕头,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到了祖母去世,由此可以看出,沈葆桢后人对沈葆桢的敬佩和爱戴。另外,沈家的古宅曾经是一处盐仓,是沈葆桢当年用仅有的积蓄买下的。
沈丹坤作为沈葆桢后人中最出名的一位,是有原因的。作为沈家的长房长孙,沈丹昆在93年之后,开始致力于收集自己的祖先沈葆桢的资料,并且出席了每场跟沈葆桢有关的纪念活动。近几年来,他开始担负起联络海峡两岸沈葆桢后人的工作,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世人可以看出,沈葆桢后人并没有给沈葆桢丢脸,他们一直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沈葆桢所希望看到的。
沈葆桢子女资料介绍
史料中并没有关于沈葆桢子女的明确记载。但是根据沈葆桢的婚姻史,还是可以了解到沈葆桢子女的一些信息。
沈葆桢画像
沈葆桢的原配妻子是林则徐的次女林普晴,历史记载林普晴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子,并且与沈葆桢是青梅竹马,两个人成亲后,生活非常幸福。尽管沈葆桢家境贫寒而林普晴是真正的千金大小姐,但成婚后林普晴为了沈葆桢开始学着进厨房,孝敬公婆,是个非常贤惠的妻子。林普晴的一生和沈葆桢育有十个孩子,五个女儿五个儿子,由此可见两人的相爱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