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城濮之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城濮之战正是晋文公重耳兑现了他退避三舍承诺的一场战役,但是尽管如此,楚成王还是输了,不由让人对这场战役产生好奇。为什么晋国退避三舍,楚国却还是在城濮之战中战败了呢?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在《孙子兵法》中有提到过,并且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为什么这场战役这么重要呢,因为这场战役决定了晋文公的霸权地位。

公元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与晋军在城濮交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宋楚泓水之战以后。如果说宋襄公是因为“仁义”而没有拦住楚军的攻势,那么晋文公却用自己的守信遏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稳定了中原局势,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是春秋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战争。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泓水之战时究其原由,我们可以发现楚国其实势力强大、兵强马壮,突破宋国的拦截之后一路北上,势如破竹。原本宋国出手拦截楚国的北上也是因为晋秦两国内乱,但是重耳回国之后整顿内务,发展经济,提高军队实力,政权坐稳了之后便开始着手对外了。晋国联络齐、秦以抗楚。晋楚都想争夺霸权地位,争锋相对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