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难

唐僧取经途遇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其实这个故事就是以唐朝时期的玄奘取经为原型改编的。那么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难有多少呢?他又是怎样一步步克服,最终取到佛经的呢?

玄奘雕像

玄奘雕像

首先,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难中第一个就是来自本国的阻止。当时天下刚定,唐朝根本不允许国人出镜。所以玄奘最初想要得到国家的扶持递上西行的申请书时,是没有回应的,唐太宗根本就不同意,这一点与电视剧有着较大出入,电视剧是为了美化唐太宗。事实上,玄奘之所以能够成功西行,是自己乔装打扮,混入灾民中偷渡离开。

离开长安之后,玄奘还遇到了一路阻拦他的军队和士兵,在他人帮助下,玄奘离开了凉州。此时的玄奘状况已经十分凄惨,马匹死了,僧人也离开了,也而就是说现在的玄奘只能孤身步行前往。

在穿越沙漠时,他差一点被士兵射杀。在沙漠中恶劣的生活条件让他举步艰难,而此时更不幸的是他赖以生存的水被倒翻了。在沙漠中,孤身一人,没有水,并且还迷了路,在这般艰难的状况下,玄奘竟然坚持了整整5天,并且成功走出了沙漠,来到了目的地的第一个国家——高昌国。

在高昌国中,由于国王的赏识,硬要留下玄奘,但是玄奘不愿更改自己的决心,所以就绝食抗议,最后高昌国的国王妥协了,放玄奘离开。但是离开后的玄奘又遇到了雪崩,之后他的身边就只有两名弟子陪伴在身侧。

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难数不可数,多次还威胁到了他的性命,幸好玄奘没有放弃,终于到达了印度习到了正宗的佛教经典。

关于玄奘西行取经事件的介绍

《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大家都看过,里面的每个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最重要的主角就是唐僧了,毕竟整部剧的危难都是围绕着唐僧展开的。其实唐僧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玄奘。那么玄奘西行取经又是怎样的一个传奇呢?

玄奘画像

玄奘画像

玄奘是唐朝有名的高僧,他在佛经上翻译的功绩让他成为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的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这样高的评价,是对玄奘西行取经和翻译事业的肯定。

由于佛教思想上的种种分歧,在贞观元年,玄奘有了西行的想法。在贞观二年,玄奘开始了自己的西行之路。他在途中经过了凉州、玉门关、五烽等地,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伊吾。在高昌国,玄奘受到了当地国王的礼遇。过了高昌国治国,玄奘继续一路西行,先后经过了屈支、碎叶城、赤建国、葱岭等地,玄奘停留在加湿弥罗国。

在那里,玄奘学习了许多梵文经典,之后他又在附近游历了四国,并且分别学习了当地的佛法知识。在玄奘31岁那年,他终于进入了印度。在印度他不仅仅是学习佛教经论,还寻访了那里的佛教遗迹,更是先后游历附近的数十个国家。在印度之后,玄奘再一次启程,西行到了萨罗国、达罗毗茶国、钵伐多国等地。

直到公元643,玄奘终于开始启程归国,并且还为中国带来了超过600部的佛教经典。玄奘西行取经时总共游历了110个国家,他的经历和际遇是我们难以企及的。

浅析玄奘西行的原因是什么

玄奘西行是我国佛教史上重要的事件,正是玄奘西行后带来的佛教经典,促成了我国佛教事业的发展。那么玄奘西行原因是什么?当时的国内也是有很多佛教典籍的,为什么玄奘还要决定西行呢?

玄奘雕像

玄奘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