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简介 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电影
杨靖宇精神指得是什么
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这样一个极其艰苦的地方与日本讨伐队浴血奋战,他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也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广为流传。他始终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还善于聚结所有的抗日爱国组织共同抵抗侵略,还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些都组成了一种叫做“杨靖宇精神”的东西,一直流传了下来。

杨靖宇雕像
杨靖宇精神简单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坚持真理的精神。坚持真理就是指杨靖宇将军自从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后,其一生都在追求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他的一生都在为共产主义信念而奋斗着。甚至在以后与敌人长期的斗争中,都一直随身携带着《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关的书籍。
第二点就是忠心报国的精神,这也是杨靖宇精神的核心内容。杨靖宇将军始终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一定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从1929年到1940年,杨靖宇用了将近11年的时间在东北的土地上抵抗日本侵略者。期间,日本侵略者曾以重金利诱杨靖宇将军,但是他凭着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第三点就是艰苦奋斗精神,这也是杨靖宇将军辉煌一生的闪光点。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东北地区是出了名的寒冷,尤其是在山区当中。而杨靖宇所擅长的游击战,确是必须借助树林的遮掩才能完成。所以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条件下,杨靖宇将军还是不顾众人的劝说,一定要在东北抗战到底。
杨靖宇将军资料介绍
杨靖宇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主要人物之一。有许多关于杨靖宇将军的影视形象。《杨靖宇将军》就是其中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于2005年上映,由李文歧导演、杨宝琛编剧、巫刚、周舟等主演,主要讲述了杨靖宇将军在东北抗日的故事。

杨靖宇将军剧照
1932年的秋天,杨靖宇调赴东北,去到位于哈尔滨的盘石县工作。杨靖宇刚刚抵达工作地点的时候,就准备整顿党内部的纪律问题,为初期的抗日统一战线做好了准备。日军得知这个消息后,准备派特工来代替之前就安插在我军的卧底程斌,想要将游击队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个叛徒程斌趁着杨靖宇去外地视察工作,不在盘石县的时候,偷偷的设计了圈套陷害三位游击队刚上任的领导,导致这三位将士被当地的地主杀害了。而且,日伪围剿大军也在这个杨靖宇不在的日子及时赶到了这里。于是,杨靖宇细细想来,猜测我军可能有卧底。
于是杨靖宇开始着重调查谁是奸细这件事。又一次,杨靖宇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于是利用了那位藏于我军的奸细,让他向日军传递错误的消息。果然,日军收到假情报后大败。至此也暴露了日军在我军埋伏的另外两个奸细。
终于杨靖宇渐渐的发现了程斌的异常,于是对他展开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程斌的身份终于暴露了。但是此时已经太晚了,被程斌害死的我军战士数不胜数。我军正要将他抓捕之时,他已经率领他的西征部队投靠了日军,使得我军陷入了被动状态。杨靖宇将军也在他与其他汉奸的出卖下壮烈牺牲了。
出卖杨靖宇的叛徒是谁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十分可惜的。而造成这个情况的直接因素就是那些出卖杨靖宇的叛徒。出卖杨靖宇的叛徒有很多,包括程斌、张秀峰、赵廷喜、张奚若。这里主要讲最先投降的程斌。

杨靖宇雕像
1938年是杨靖宇将军在东北抗日的第七个年头,其后,日本人集结军警宪特两万五千多人合围杨靖宇的部队。1938年6月29日,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带领手下机关枪手张奚若、白万仁等115人叛变投敌。程斌在抗联内部被称为“小杨靖宇”。他对杨靖宇熟悉到不用照面,枪一响就知道对方是谁。程斌的叛变对杨靖宇和抗联一路军来说危害都是极大的。程斌在过去的抗日斗争当中,打过许多非常漂亮的仗,所以杨靖宇十分信任他。可以说杨靖宇与程斌之间没有什么秘密,程斌是杨靖宇最信任的一个人。
程斌叛变以后,很快组成了一个300人的警察大队。1938年10月开到集安,白天日本讨伐队打,晚上休息。程斌则是白天休息,晚上打。两支队伍一起将杨靖宇将军的部队逼上了绝境。由于程斌对杨靖宇十分的了解,在杨靖宇进入森林前,就将先前布置的抗日密营悉数捣毁。导致当时的情况更加恶劣。
靖宇县志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疲劳、饥饿、寒冷、病魔像影子一样伴随着抗联部队。觉不能睡、火不能烤,手冻黑了。脚趾冻掉了,以至人被冻僵。行军路上,往往走着走着,就有人倒下去,再也起不来了。杨靖宇的部队身经百战,善于转移,按理说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但就是因为程斌,这个对杨靖宇了如指掌的人,导致了杨靖宇部队一直被日本鬼子追赶,怎么也甩不掉。可以说这些出卖了杨靖宇的叛徒里,程斌是祸害杨靖宇和其他抗联战士的第一大罪犯。
杨靖宇支队是怎么样的队伍
抗日英雄杨靖宇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带领他的部队转战于东北各个地区,打得敌人落花流水。那么当初跟随杨靖宇将军出生入死的那支部队到底去了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其实这支部队一直存在。这支部队在抗战后期因为四处作战而走散了,但是原来的人马还是和另外的一支挺进东北的八路军部队一起组织成立了“杨靖宇支队”。

杨靖宇雕像
“松花江水流不停,不灭日寇气不平,长白山上英雄多,数着杨靖宇杨司令。”杨靖宇将军牺牲后,但是一首《杨靖宇将军之歌》始终在东北传唱。其实在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抗日联军杨靖宇的部队在我党的领导下,还是继续在这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接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当日军刚刚在吉林通化宣布投降的时候,各地的伪盗匪们就四处崛起,失掉了主子的伪军“讨伐队”更是每天肆无忌惮地打家劫舍,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十分的苦难。于是在这个时候,杨靖宇的原部队手下的40多人来到了通化城,将200多名煤矿工人聚集起来,然后与他们合编成一支剿匪队伍,维护通化县城的百姓的生命安全。
而这支东北人民自治军支队,后来为了纪念杨靖宇将军为东北抗日所作出的贡献,于1946年2月19日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杨靖宇支队在通化县城参加剿灭残匪、抓获伪满皇室、平定“二三”反革命暴乱等各种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事,之后又几经改编、转战各地。
杨靖宇将军简介
杨靖宇简介:杨靖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1905年出生于河南确山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人,毕业于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杨靖宇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下面来看看杨靖宇革命历程的简介。

杨靖宇画像
1923年,即杨靖宇18岁时,他在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学习。这里是杨靖宇走上革命道路的开端。他在这个时期写下了《与友人论修学方法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还为日后东北抗联时创作的多首曲子打下了基础。
1925年,杨靖宇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还与同学一起参加了示威游行。1926年,返回家乡组织农民运动。1927年,为了配合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领导了确山农民暴动,并在6月份转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继续组织确山起义,担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在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的革命工作。1929年,杨靖宇被调往东北,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
1933年9月,杨靖宇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从此开始了杨靖宇在东北指挥联军抗日的日子。1936年率领部队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威震整个东北。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杨靖宇依然可以坚持战斗。
1939年,杨靖宇率领自己的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他在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还独自一人与敌人对抗了5个昼夜。最后于1940年2月23日,在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以上就是杨靖宇简介。
关于杨靖宇将军的电影介绍
关于杨靖宇的电视剧有很多,那关于杨靖宇的电影自然也少不了。东北人民为了纪念杨靖宇将军,曾不遗余力的拍了一部有一部关于杨靖宇的电影,就是想要塑造出杨靖宇将军的英雄形象。那么现在就讲讲比较早的关于杨靖宇的电影《白山黑水》。

《白山黑水》剧照
199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白山黑水》,就是关于杨靖宇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由张夷非导演,张笑天编剧,丁勇岱、许文广等人主演。本片名字叫《白山黑水》,所以一看就知道是讲杨靖宇将军调赴东北之后的事情。因此整部影片主要是从1937年开始讲起。
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曾率领他的部队在摩天台战役中歼灭了大批的日军,还顺手夺得了大批的战利品。这一行径使日军感到异常愤怒,于是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最著名的就是将周家堡子上千口男女老少全部枪杀。并且从国内调过来了几十万的日军,来对付仅有五千多人的东北抗日联军,使得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战进入了十分艰难的境地。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许多参加抗联的战士们坚持不下去了,有的自己离开了,有的受不住诱惑,投敌叛变了。于是杨靖宇为了保存实力,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术。日军用飞机投下传单,说要与杨靖宇将军谈判。实际上就是想要杨靖宇投降,但是杨靖宇将军正气凛然,义正言辞地表明了自己抗战的决心,最终还是倒在了这片他战斗了长达14年的白山黑水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