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之战


秦灭六国之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完成一统六国的愿望,成立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君主制朝代秦朝,中国汗青进入了新篇章。那么,秦灭六国时的顺序是奈何的呢?又是为何不灭掉卫国?

  秦灭六国之战的顺序

  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秦始皇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打击,韩无力抵挡,内史腾批示秦军攻陷韩都宛(南阳),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这样,韩成为其时六国最先被死亡之国。

  秦国霸占邯郸后,赵国死亡,令郎嘉逃到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是为代王。前222年秦将王贲攻代,代灭,令郎嘉自杀(或说被迁西戎)。开国250多年的赵国最终死亡。

  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打击魏国首都大梁。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健壮,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死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颠末3年阁下时间,秦对楚战争胜利竣事,又转用军力,由将军王贲批示,打击辽东。燕军无力应战,燕王喜被秦军俘虏。秦又当即转移军力,进攻代郡,赵嘉率部虽力战,终于难免失败,悲愤自杀。

  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衔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死亡。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贲统帅的部队,由燕南部对齐北境溘然打击,直趋齐都临淄。齐则毫无作战筹备,竟无应战之兵。齐相后胜力劝齐王投降,齐王建也就不战而降。齐王建被送于共这个处所,饿死于松柏之间。这个贪图享受、丧失国度的亡国之君,获得应有的下场。

  为何不灭卫国

  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率领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六个国度。成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制王朝——秦朝,然而在这一时期却有一个国度躲过了秦国的魔爪。

  这个国度就是卫国,是周王朝的姬姓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鹤壁、新乡一带,康叔为第一代国君,秦始皇灭六国,卫国因为弱小而得以生存,秦二世贬卫君角为庶人。

  灭和废应该是两个观念,战国后期各大国争霸,卫国日渐式微,到了最后就只剩下了濮阳城这个一矢之地了。公元前242年,秦国置东郡,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迫迁往野王,卫也就名不副实了。可是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