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中)
二、盟军受降并占领日本,蒋介石垄断中国战区受降
日本政府向同盟国签署投降书的先期准备工作,是由麦克阿瑟上将的司令部(设在马尼拉)、以同盟国最高司令官名义负责进行的。8月16日午前,麦克阿瑟通告日本政府命令日军大本营:“立即派遣授予充分权限能就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所发指令进行磋商的使者到该司令官处”,“将具有以天皇、日本政府及日军大本营的名义实行投降条件所必需的各种要求的权限的代表,派遣到马尼拉。”[〔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959页。]
19日,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中将全权代表一行16人于当晚到达马尼拉。20日,河边受领了麦克阿瑟有关进驻日本本土的要求文件、投降签字后应予公布的天皇的诏敕、投降文件和盟军最高司令官陆海军一般命令第1号。由于8月22日夜日本关东,25日本州西部和26日九州南部海面连续有台风侵袭,盟军原定进驻日本本土和投降签字的日期,分别推迟48小时。
8月27日10时30分,美国海军第3舰队一部进泊相模湾。28日8时20分至11时许,美陆军部队一部150名乘飞机在厚木机场着陆。30日,美第6、第8军,第3、第5舰队和太平洋空军等部,总兵力约40万,先后陆续开始在东京附近和横须贺、佐世保等地登陆,实施对日本的占领。麦克阿瑟于8月30日14时5分在厚木机场着陆,美军对日本的占领,以8月28日美军先遣部队占领厚木机场为开端,到10月初占领整个日本的工作大致完成。为了掩饰单独占领,美国要求盟国派遣占领部队。从1946年1月起,英联邦派了少数部队到广岛县的吴市,中国荣二师先后被分派进驻名古屋(后因故未派),苏联因不愿意把自己的军队置于美军司令官的指挥之下,未派出占领部队。可见,所谓盟军占领日本,实际上是美军的单独占领。
9月2日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签降仪式。首先;麦克阿瑟发表简短宣言。他说:“……以今天这个严肃的仪式为转机,从过去的流血和蛮行中,奠定更美好的世界——建筑在信赖和谅解之上的、能为人类的尊严和人类最理想的愿望即自由宽容和正义的实现做出贡献的世界——才是我最大的希望,也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做为同盟国最高司令官在此声明,我将在我所代表的各国的传统之下,以正义和宽容来完成我的职责;同时,为了彻底、迅速而且忠实地遵守投降条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961页。]
日本投降书分黑色封面的日文本和金绿色封面的英文本两种,投降书长1.5尺,宽1尺,放置在铺有青色台布的长桌上。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然后是接受投降的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九国代表。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时刻。
日本投降书全文:
“(一)余等兹对合众国、中华民国及大英帝国各国政府首脑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宣布及尔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参加之宣言条款,根据日本天皇、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代表接受。上述四国以下简称为同盟国。
(二)余等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与所有之日本国军队以及日本国支配下任何地带之一切军队,对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