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理循的评价如何

莫理循出生于1862年2月4日,于1920年逝世,享年58岁,是一位澳大利亚人。他曾经是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医科,但后来由于自己的作品《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而被英国《泰晤士报》赏识,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驻中国记者。莫理循虽然是一位澳大利亚人,但是他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很多著名的事件。仔细查阅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对莫理循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莫理循画像

莫理循照片

莫理循作为一个外国驻华记者,他对中国的感情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而另一方面又努力的帮助中国政府走出危机。莫理循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当时对莫理循评价也很高,著名的北京王府井大街,曾被人称为“莫理循大街”。莫理循从1897年就来到北京,紧接着在这里当了将近二十年的记者,他当时是全世界人民的焦点。莫理循那时候不是澳大利亚的莫理循也不是中国的莫理循,他可以各国列强都想据为己有的响当当人物。

莫理循他是一个非常有正义的人,他报道的新闻都客观公正,当时《泰晤士报》报道中国消息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后来中国人对莫理循评价是“中国的莫理循”,莫理循不是中国人,但他为中国做的贡献远远超过很多中国人。莫理循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有属于自己的住宅,当时很多人把王府井大街称为“莫理循大街”。

莫理循中国西北行记录了什么

莫理循是一位澳大利亚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医科,他不仅是一位优秀有记者,同时也是一位好作家。《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是莫理循的作品,这本书于2008年在中国福建省下面的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莫理循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学的医科,真正的职业是记者,而业余又是位成功的作家。《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这本书总共有两册,这是一本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图书,主要记述的是莫理循一个人西北旅行的所见所闻。

莫理循像

莫理循像

莫理循西北行是从西安出发,一路旅行至北边的乌鲁木齐,一路上他拍摄了很多照片,这些照片有美景,有人物,有建筑。莫理循对一些关于中国历史的建筑非常感兴趣,有时候遇到这类建筑他一只拍摄一张,而是拍摄多幅照片,然后对这些照片都加上自己详细的叙述。看着这些照片,然后对着他辅助的报道,对他的西北行印象非常深刻。

莫理循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也很重视,当时因为戊戌变法被流放至新疆的张荫引起了他的关注。因为早期他就想营救张荫,最终被张荫拒绝了,他一路上都在打听张荫的下落。没想到张老早就被处死,莫理循在《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关于张刑的地点,并且都附有图片,对后世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莫理循在这本书里面还记载了很多美景,一路上只要他觉得有意义,对中国历史有价值的所见所闻他都记载得非常详细。

莫理循的贡献是什么

莫理循是一位身高将近一米九,身体健壮的澳大利亚人,他在中国一共生活了二十多年。莫理循对于中文并不太懂,他能掌握的中文词汇总共超不过三十个,但莫理循可算是半个中国通。1894年,三十一岁的莫理循人生第一次踏入中国,没想到这一来,他就有了莫理循这个正式的中国名字。在中国莫理循的贡献很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莫理循与孩子合影

莫理循与孩子的合影